清豐縣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側記
金色六月,麥香飄溢,機聲隆隆,談笑風生,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在辛勞中品嘗喜悅的時節,7月16日,筆者來到河南清豐縣采訪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
“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是一項惠及民生的德政工程,我們將圍繞大局,履職盡責,高標準,嚴要求,全面做好此項工作,努力使‘三農’發展駛入‘快車道’。”當談到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工作時,清豐縣供電局局長張廣平這樣講道。
農網升級 農民生活駛入“快車道”
“以前總是電壓低,啥電器都帶不動,現在電壓正常了,俺家也買了空調、冰箱、電磁爐,我們也該過個時尚生活啦!”在清豐縣古城鄉唐營村,李記方老人非常高興地說。聽說采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站在一旁的農戶李書安情不自禁的講道:“現在電壓穩了,我兒子結婚時的家用電器都能用了,日子過得可美了。”
采訪過程中,當談到以前的農村家庭用電情況時,負責古城鄉唐營村的農電工王金方心理很憋屈地說:“以前,天熱的時候用電量大,由于電壓低,別說帶動電扇了,電燈都是紅而不亮,所以,總是落村民的埋怨。現在,村里的變壓器增容了,電壓提高了,村民用好電了,我的日子也好過了。”
隨著“家電下鄉”惠農政策的實施和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清豐縣農村居民生活用電量大幅度提升,據了解,自2004年以來,該縣農村居民用電量以20%的速度遞增,以前的電網已不能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為著力解決農村電網低電壓問題,今年以來,清豐縣供電局積極利用政策優勢,全面實施農網改造升級中低壓工程,該局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適度超前”的原則,強化組織領導,健全責任網絡,建立例會協調機制,加強項目管理,完善工程檔案管理;同時,該局還狠抓施工力量,實施工程全過程監督,確保工程安全和建設質量。目前,該局已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3.94千米,400伏線路13千米,新建改造農村10千伏臺區33個,容量4815千伏安。
“我的飯店能發展得這么快,多虧了供電局幫忙啊!”在清豐縣仙莊鄉高家村,看到要采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一農家飯店老板高齋朋高興地合不攏嘴。高齋朋的飯店里有空調、冰箱、冰柜30多臺,另外,還有電動蒸車、消毒設備等,每月用電量在5000千瓦時以上。以前,村里只有一臺100千伏安變壓器,在用電高峰時,飯店的用電設備就無法啟動了,這讓他很是煩惱。現在村里又增加了一臺100千伏安變壓器,高齋朋的心里踏實了,他飯店的規模也擴大了,他又在飯店的對面增加了好些客房。
據高家村黨支部書記高海東介紹,農網改造升級后,用電環境明顯得到改善,村里增加了許多煤球制作廠、門窗加工廠等一些加工業,另外,村里的外出務工人員,也紛紛返鄉辦企,這使得村民的收入明顯提高,現在,村民人均收入已經達到4000多元。
近年來,清豐縣不斷加大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農副業、設施農業和農村服務行業,但隨之而來的是,農村電網的負荷能力同日益增長的用電量極不匹配,部分農網出現“卡脖子”現象。為此,清豐縣供電局按照“服務發展,富裕農戶”的指導思想,分期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該局全面排查分析轄區內變電站、線路、變壓器等分布情況,科學增加電源布點,努力形成以220千伏電壓等級為中心樞紐,110千伏和35千伏為骨干的環型主網架,10千伏和400伏協調匹配的電網結構,全面提升農村電網的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自去年以來,該局先后完成了雙廟、六塔、古城和仙莊等多座35千伏變電站主變設備增容改造任務,架設了4條供電能力更強的35千伏線路,所轄35千伏變電站全部實現了雙電源供電。同時,該局還堅持“特事特辦”的原則,主動深入農戶,全面了解農戶各種經營用電情況,為農戶發展多種產業開通“綠色通道”,去年以來,該局共服務農村經營戶3100多戶,安裝變壓器30多臺,架設線路約16千米。
在濮陽供電公司5月份召開的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工作會上,清豐縣供電局農網改造升級農田機井通電工程因其施工進度最快、安全質量管理較好,受到濮陽公司高度贊揚,被授予“安全質量流動紅旗”,并在濮陽農電系統通報表揚。
“積極實施農田機井通電工程是我們應盡的社會責任,做好這項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農業生產,提供農戶方便,促進農戶增收。”當談到農網改造升級農田機井通電工程時,清豐縣供電局黨委書記馬進倉這樣說。
清豐是農業大縣,實施農田機井通電工程一直是當地村民期盼實現的夢想。該縣馬村鄉東小岳村付首印老人有11畝農田,在以前,一遇到澆地,全家老少就提前好長時間忙個不停,又是買柴油,又是拉機器,又是運水泵……,農田機井通電后,一張卡就能把澆地問題解決了。由此,澆地問題不用再擔心了,老人的孩子也都外出打工了,付首印老人還在村里開了個小超市。
清豐縣仙莊鄉有“中國辣椒第一鄉”的稱號,該鄉西陽町村是最早種植辣椒,也是種植面積最多的一個村。60多歲的仙莊鄉西陽町村于鳳錄老人是第一批種植辣椒的農民,他種植了17畝辣椒,以前由于澆灌不方便的原因影響了他的收成,自去年村里農田機井通了電后,用電便利了,產量增收了,于鳳錄的辣椒畝產達到了600多斤,每畝產值3000多元,17畝辣椒讓老于收入了5萬多元。
為加快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發展,清豐縣供電局按照“科學規劃、以點帶面、全面普及”的原則,自去年以來,該局再次爭取資金1810萬元,地方籌措資金1500多萬元,全力普及農田機井通電工程,新建農排臺區221座,容量2.84萬千伏安,新建10千伏供電線路96千米,400伏線路622千米,改造機井2342眼,新增受益農田11萬多畝。其中,該局還解決了9個村,1萬多畝農田的“無電灌溉”問題。(王耀剛 供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