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電力公司精編銀線織強網
“十二五”開局之年,河南省電力公司系統廣大員工在公司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抓住機遇,和合奮進,盯緊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宏偉愿景,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描繪了一幅幅創新發展、建功中原的絢麗畫卷。我們欣喜地看到:河南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特高壓建設亮點紛呈,智能變電站建設進展迅速、重點工程項目廣受好評,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全面實施,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特高壓大負荷試驗等關鍵時段,河南電網始終保持高度穩定。
金戈鐵馬:工程建設質量兼修
2011年12月16日,世界上運行電壓最高、輸送能力最強的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擴建工程正式投入運行,標志著河南電網從此實現了與特高壓電網的完美對接。這一刻,也成為河南電網建設和發展的“制高點”。
在史無前例的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擴建工程中,南陽站擴建工程是三個站中建設規模最大、有效工期最緊、技術交融性最復雜的,僅電氣安裝工程量就超過長治、荊門兩站總和,是工程建設的主戰場。
該公司緊密圍繞“承接特高壓 服務大中原”戰略,開展了“特高壓承接落地”專項行動,將其列為2011年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頭號行動”。6月15日,總經理葛國平專程到特高壓南陽站擴建工程現場慰問全體參建員工。施工期間,副總經理凌紹雄常常夜不能寐,時刻關注工程進度,其他省公司領導也多次到現場慰問,協調解決工程關鍵問題。
7月31日,總投資1.175億元的河南省首座新建智能變電站——鄢陵縣興國寺220千伏變電站順利投產運行。作為國家電網公司第二批智能化試點站,也是省公司新建的第一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該站的建成投運開創了河南省智能化220千伏變電站建設的先河,標志著河南省智能電網建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令人驕傲還有,該工程在華中區域電網項目管理流動紅旗競賽中,以質量、安全兩個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摘得了國家電網公司項目綜合管理流動紅旗的桂冠。
回眸2011年,在“急、多、難、重”的電網建設任務面前,該公司以九大專項行動為龍頭,完成電網投資119億元,投產110千伏及以上輸變電工程129項,線路3204.4公里,增加變電容量1676.8萬千伏安,為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有力支撐河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此基礎上,該公司緊緊抓住安全施工不放松,用一項項管理創新,不斷提高建設效率和效益,獲得了一塊塊金燦燦的獎牌:500千伏周口變電站工程獲得“魯班獎”,標志著省公司連續兩年摘得該項桂冠;500千伏平頂山南變電站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銀獎”;500千伏許昌變電站獲得中國“安裝之星”稱號。
河南電網區域優質工程率達到90.4%,,實現了“量+質”的齊頭并進。
靜水深流:思想行動重心前移
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這是一個對電網發展的期待超過任何時期的階段。攻堅、拼搏、沖刺……這些都是2011年河南電網建設的代名詞,預判、超前、爭先……更成為建設者們工作的真實寫照。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2011年1月28日,坐落于省會鄭州的富士康項目配套供電工程———110千伏康貴輸變電工程竣工送電,這個按常規一年時間才可建成的變電站,僅用了115天就全部建成投運,河南電力員工們用破解大量建設難題的智慧和行動,為富士康產業園區“鳳棲河南”提供了關鍵的基礎保障。
石家莊至武漢鐵路客運專線(簡稱石武高鐵)是京廣鐵路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規劃的“四縱四橫”鐵路快速客運網的主骨架之一,全長840.7千米。石武高鐵在河南境內共設11座牽引站,配套供電工程是向11座牽引站供電的雙電源工程,需新建輸電線路765.1千米。
省電力公司高度重視石武高鐵配套供電工程的建設,將該工程列為年度電網建設重點工程。在省公司的統一部署下,安陽、鄭州供電公司等單位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強化市、縣兩級屬地責任,對制約工程進度的通道等問題提前協調解決,對施工期間的各道工序提前著手實施,科學計劃、周密施工,克服了大量交叉作業的難題,最終保證了全部兩回線路施工任務提前竣工完成。
2011年,面對用電負荷不斷創下新高,電網供電能力相對不足的嚴峻形勢,省公司超前謀劃,完善和細化保電方案,科學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加強需求側管理,積極引導工業客戶錯峰、讓峰,提前做好供用電形勢的宣傳,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同時,密切關注南方天氣變化和三峽來水情況,開展跨區跨省電力交易,積極爭取外省電力支援,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措施,激發發電企業購煤、儲煤積極性,把一個“前”字體現得淋漓盡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