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是怎么火起來的?阿里是始作俑者
今年,是互聯網金融的元年。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究意是怎么火起來的。
最近,熱炒的是百度的百發,這是百度與華夏共同推出的,能夠帶給用戶8%的收益,這被看做是推翻余額寶的一個重磅產品。
媒體上,每天關于互聯網金融的相關報道很多,余額寶、阿里小貸,百發,蘇寧銀行,微信理財等等。除了這些互聯網的玩家之外,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金融,這其中自然少不了金融機構的角色。目前,建行的善融商務、交行的交博會、農行、平安、民生等都已經通過切入電商或者相關互聯網平臺進軍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的始作俑者是阿里巴巴,最開始,由于淘寶平臺上的買家賣家需要建立一個信用擔保的機制,來保證網購上的買家,賣家的各項權益,于是支付寶誕生了。電商10多年過去了,電子商務培育出了兩大:信息流、交易流,而支付寶則存有阿里巴巴B2B平臺、淘寶C2C,以及天貓B2C的所有數據。這樣大的數據流讓支付寶水到渠成地進入互聯網金融。
另外,由于自身平臺擁有很多賣家日常經營的信息,依此信息,進行靈活的小額貸款,可以做到零風險,或者說將風險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現在,阿里金融包括小貸、支付寶、眾安在線、金融產品在線銷售、阿里擔保等業務。這將對傳統的銀行、保險、基金、擔保等金融業務都將產生沖擊。
目前,b2c電商平臺進行的供應鏈金融,阿里小貸其本質是小額貸款,通俗點說,是淘寶平臺上的淘寶賣家短期尋找借款,比如,資金周轉不靈。每年雙11的時候,至少要提前3個月,甚至半年備貨,但是貨還沒賣啊,這便需要一筆錢。經過多年的信息收集,阿里了解了商業貿易當中的這些資金需求。金融因貿易而生,這便是阿里小貸的由來。
在互聯網金融中,有幾個力量。一是互聯網企業,如阿里、騰訊、百度、京東、蘇寧。二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目前,浮出水面的主要包括3種形式:第三方支付、p2p、眾籌。三是傳統金融機構,比如天弘基金、匯添富基金等在互聯網金融上都進行了不少創新。平安集團則借由陸金所進行互聯網金融的試水,打通平安銀行、保險等各個分業經營領域的用戶信息,實現賬號共享,打造一個全金融業務的金融集團。
互聯網金融在國際上,對應的便是google,lendingclub、kickstarer,等等。目前,國際上,這些新興的力量已經站聚起來了。
謝平認為,互聯網金融時代,每一個人作為一個個體,有充分的權利和手段參與到金融活動之中。在信息對稱的時代能夠自由地獲取金融服務。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了龐大的數據量,這讓金融更加充分、民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