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順:互聯網金融將重新定義“金融信任”
\
李明順:互聯網金融將重新定義“金融信任”
近日好貸網創始人兼總裁李明順(微博)在復旦商業知識網撰文談論互聯網金融,他認為未來消費者對于金融機構的信任,將建立在用戶體驗和市場競爭的結果之上?;ヂ摼W企業將成為“鯰魚”,攪動傳統金融行業。
以下是文章全文:
如果說金融機構是一種“信任中介”,那么,我認為未來互聯網有機會去重新定義這種“信任”。
互聯網既是一個技術手段,更是一種思維模式。從技術角度來說,互聯網有更強的覆蓋用戶的能力,無地域限制,成本更低;從思維的角度來說,互聯網公司更強調用戶體驗,通過體驗去留住用戶,哪怕是免費用戶,互聯網公司也會全心全意服務好。在傳統金融行業,消費者的信任基于相關部門對金融機構的授權。相反,在互聯網行業來看,消費者的信任是基于自然的用戶體驗選擇,通過市場競爭的結果決定,這是自下而上的選擇。
同在其他領域一樣,今天的消費者越來越愿意自主選擇所需的金融服務,以自己的體驗來決定信任的取舍,效率更高、體驗更好的金融企業才更受歡迎。然而,目前而言,傳統的金融機構如銀行還沒完全從過去的“以自身為中心”變成“以用戶為中心”,接觸客戶的效率還比較低,服務體驗還不夠好,如果這方面改變不大,互聯網金融企業將會對傳統的銀行形成沖擊。
除了被授權所建立的金融信任之外,用戶過去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任還來自于一個個線下的接觸點。在傳統的商業生態下,大多數銀行往往都是在城市中心或鬧市區建立網點,有敞亮的大廳和專業的工作人員,幫助用戶加強對銀行的信任度。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達,大多數用戶已不再去銀行網點辦理業務,取而代之的是“網上銀行”等在線平臺的興起,銀行的前端能力在短期內受到沖擊,原本的網點優勢正逐漸消失,互聯網將成為用戶與金融機構更為重要的對接平臺。
由于互聯網的介入,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企業之間的產品體驗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在電子網銀和支付方面,大多數單一銀行的產品體驗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借助互聯網平臺,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整合上百家銀行和信貸機構提供的數千種信貸產品,通過“透明競爭”來吸引用戶。同時,那些有競爭力的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平臺接觸客戶的成本更低,也許只有傳統渠道成本的十分之一。
總體而言,我認為互聯網是一個開放且薄利的行業,傳統金融是一個壟斷且暴利的行業?;ヂ摼W企業的效率更高,競爭更為激烈和充分;而傳統銀行的效率則相對較低,且受牌照保護。今天,互聯網金融將讓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金融有機會在一個新的業態下展開競爭。互聯網企業將成為“鯰魚”,攪動傳統金融行業,幫助銀行等金融機構提高競爭力、提升用戶體驗,最終,互聯網企業也會在這個市場中找到自身的價值,探索到一條全新的金融服務之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