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經濟學”:平臺+粉絲
央視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的《看見》,讓“柴”更火了。
昨日,《看見》出版方北京貝貝特出版顧問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該書出版一個月以來印刷量已達150萬,銷量達100萬。
100萬銷量是什么概念呢,須知道,在國內出版業,圖書銷售冊數過10萬就算是暢銷書,一年中能達到上百萬冊的也就一兩本,以往能達到這個數字的是白巖松、楊瀾、易中天等名人,近一兩年則是郭敬明和加冕諾貝爾獎的莫言。
如果按照有媒體報道的14%版稅計算,《看見》一書讓柴靜至少進賬560萬。不過,《看見》出版方否認了這一說法。
出版方還介紹,目前該書已經加印三次,總印數超過150萬,出版社也因此獲得很好的收益。
作為央視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為《看見》的成功蓄積了一定規模的粉絲,同時,她本人也很善于積累讀者群。她介紹,在做電臺的時候,每天比如說用4/5的時間讀大家來信??梢哉f,柴靜一直在持續引導、影響追隨者、與追隨者形成了穩固的關系。
曾有一次柴靜去大學做講座,由于來的人太多,教室的玻璃桌椅都被擠破,講座被迫取消。柴靜追隨者的數量龐大及熱情度可見一斑。
而其本人的一些八卦也對書籍的促銷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網絡上還分成了“挺柴”與“劈柴”兩大群體,并引發了激烈的辯論。雖然出版方向記者一再強調,這并非出版方行為,純粹是社會個人行為,柴靜對此閉口不談也引起了受眾極大的好奇心,但這也讓人看到,名人效應配合專業的營銷運作可以讓一本圖書賣出驚人的銷量。
諸如電影產業每部電影上映前都會有一整套成熟宣傳運作模式,這個過程是專業的、長期的、持續的,而在國內圖書出版業目前運作還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宣傳模式。
當然,這并不是鼓勵做諸如深挖柴靜本人背后的八卦新聞,只是想提出需要利用現代化媒介手段充分宣傳營銷。柴靜十年的央視生涯,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歷、廣泛知名度,當然也有不少八卦緋聞,這一切成就了《看見》,同時,也恰好點明了名人出書三要素,豐富內容、知名度 、有效營銷宣傳。
鳳凰衛視著名記者、主持人閭丘露薇也強調:“柴靜是一位成功的電視主持人,這得益于她工作的平臺,還有一個為她量身定做的節目、一個以她為中心的工作團隊。”
知名主持人董路日前也指出,柴靜的成名更多依托于央視平臺,與CCTV團隊的鼎力烘托密不可分,而柴靜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成為一個工具?!耙粋€能把節目做出影響力和收視率的工具。當然,她享受著工具使用者以及代言委托者給自己制造的名利榮耀。”董路在博客中如是稱。
如今,名人出書已經是一個見怪不怪的現象。特別是央視,已經有多位名嘴出書。央視主持人名氣大,但是來錢的路子卻少,央視有死規定,不能做廣告、不能拍電影電視,那剩下的只有出書了,當年趙忠祥一炮打響,隨后倪萍、白巖松、水均益都跟著出書,而且最初幾本銷量都有百萬之多,那版稅也就都達到7位數,對于央視主持人來說這是筆不菲的收入,這也是促使名嘴們出書的重要動因之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