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蘇寧價格戰折射行業發展困局 電商應重塑健康發展模式
中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名家專欄”《馬光遠點評經濟》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為您評說:京東蘇寧價格戰折射行業發展困局,電商行業應重塑健康發展模式。
馬光遠:今天我們關注的是網上今天最熱門的話題,京東、蘇寧和國美三家的三國大戰。這個大戰起源于昨天晚上,京東的劉強東,蘇寧易購的李斌以及國美的副總裁何陽青,他們發的微博。8月14日,京東的劉強東在微博上表示,京東大家電三年內0毛利。他同時表示,從8月15日開始,京東大家電價格絕對比國美和蘇寧門店低10%。對于劉強東這種近乎挑釁的表態,蘇寧易購的李斌第一時間強勢回應,蘇寧易購包括家電在內的所有產品價格必然低于京東,并且表示要通過史上最強有力的促銷活動,幫助劉強東提前超額完成減員增效的目標。國美的副總裁何陽青也在微博上表示,從8月15日9點開始,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全線商品價格比京東商城低5%,這個價格大戰正式爆發。
大家對這么一個活動反響不一,有些人反映京東的價格是以前比較低,現在提上去之后又降價來的;有些說蘇寧易購的網站根本上不去等等。對這個價格戰有叫好的,有質疑的,也有認為電商直接促銷的噱頭。甚至還有陰謀論,認為這是劉強東為了配合某些機構,做空蘇寧股價,進而抄底所采取的行動。不管如何,這場慘烈的電商之間的價格戰應該雙方非常激烈,而且我認為是近乎出格的交鋒,這注定會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經常被人提起的事件。
對于這么一個事件,我是認為,這肯定是異常激烈,但并不會是精彩的戰斗,無論是叫戰的京東還是應戰的蘇寧、國美,還有旁邊煽風點火的當當,都基本上在虛張聲勢,而且在近乎瘋狂的所謂0元叫賣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國電子商務以及中國傳統家電行業發展的瓶頸尷尬和危機,以及在商業模式缺乏條件下,野蠻生長以后的集體的焦慮。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中國的電子商務事實上成為少有的跟上全球行業發展步伐的產業,并且成為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我看到兩個數據,相關機構說,截止2011年12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總額達到6萬億,同比增長33%;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網民在線購物交易額達到7800億,比2010年增長的速度是66%,遠遠超過同期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19.6%。可以說,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中國民眾生活方式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通過其快速而迅猛的發展改變著中國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生態和生活方式。
然而與這個行業的迅猛發展形成對比的是,中國的電子商務一方面野蠻生長,一方面因為缺乏差異化的、能夠成為核心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包括客戶體驗、服務品質、物流以及信息技術等方面發展空間有限,在缺乏真正的商業模式的情況下,他們之間就只好打價格戰。但是這種由于商業模式缺乏的價格戰,很多情況下只是為了應對發展的危機。價格戰除了能夠帶來行業虛熱的數字以外,并沒有給這個行業的發展帶來理性。這么多年以來,每次遇到節日,電商之間就會大打價格戰,銷售的數字上去了,但留給電商的卻是虧損。以京東為例,京東三年以來一直都在虧損,這個位居行業老大地位的電商,每一次的價格戰包括這一次,他的目的并不是為了促進行業的健康洗牌,而是想把對方徹底趕出這個行業。比如劉強東在微博上表示,要把對方打死。
我認為,面對中國電子商務這么一個巨大的蛋糕,中國的電商事實上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競爭不是太激烈,而是以后大家如果專注于做這個市場,這個市場根本是做不完的。但是現在各個電商并沒有想辦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并沒有想辦法重塑自己的商業模式,不是想辦法把蛋糕做好,而是把蛋糕放在一邊,進行著你死我活的價格戰。對于中國的電子商務而言,未來可怕的不是激烈的競爭,而是惡性的競爭,以及電商后面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等等,他們的縱容可能導致整個行業通過惡性競爭以后出現少見的蕭條。
所以對京東、蘇寧而言,與其搞這些破壞行業生態的惡性價格之爭,不如沉下心來研究自身的盈利模式,培育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中國電子商務的市場非常大,京東獨占不了,國美、蘇寧也獨占不了,如果僅僅沉迷于電子商務發展舊時代的砍砍殺殺,而看不到更遠更美的風景,這個行業肯定是沒有前途的。我想對任何一個行業而言,價格戰可能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然而果8、9年以來甚至10年時間以來,除了價格戰還是價格戰,甚至沒有任何底線的搞價格戰,我想這個競爭本身會對行業的發展造成毀滅性的破壞。當然對于消費者而言,在享受了曇花一現的低價的商品以后,很快就會發現惡性的價格戰帶來的不僅僅是戰敗者的累累白骨,更可能是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在經過慘烈的價格戰以后,難以恢復的狼藉的廢墟,而且中國廉價的這種電器時代,我想很快就會結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