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們從白手起家,在短短的兩年內,發展到種兔300多只,年出欄肉兔10000多只,年盈利15萬元的現狀,這期間,東洪供電所不少對我們進行幫助。”9月22日,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上蔡縣東洪鎮趙樓村,“綠牧人兔業場”技術員魯東輝高興地向筆者介紹他們三位大學生的創業夢想。
映象網訊 “我們從白手起家,在短短的兩年內,發展到種兔300多只,年出欄肉兔10000多只,年盈利15萬元的現狀,這期間,東洪供電所不少對我們進行幫助。”9月22日,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上蔡縣東洪鎮趙樓村,“綠牧人兔業場”技術員魯東輝高興地向筆者介紹他們三位大學生的創業夢想。
魯東輝是周口市扶溝縣人,中共黨員,兔場的技術員,趙凱科是駐馬店市上蔡縣東洪鎮人,現在攻讀畜牧專業研究生,王向輝是上蔡縣百尺鄉人,中共黨員,兔場場長,他們三人是同班同學,2012年6月畢業于鄭州牧專后,就懷揣夢想,在上蔡縣東洪鎮開始了養兔的創業之旅。
創業致富電先行。2012年7月初,上蔡縣電業局東洪供電所在得知魯東輝這三位大學生準備在趙樓村建養兔場時,就主動登門服務,了解他們用電需求,并組織人員快速為他們架設一條長185米的400伏線路,有效解決了他們建兔場的用電難題。
“現在養兔離不開電,兔舍的溫度不能超過30度,一旦超過就得開冷風機,兔子的飲水和所吃的飼料都離不開電。”魯東輝一邊指著正在運行的冷風機,一邊給我講解他的養兔經驗。
9月18日20時10分,秋雨綿綿,魯東輝正用飼料機給兔子打飼料,突然停電了,兔場一片漆黑,他趕忙往東洪供電所打電話說明情況。不到20分鐘,安全員程喜堂和電工李鐵群冒雨趕到,他們順著線路一段一段排查,終于在存放飼料的倉庫內發現了故障點,原來是老鼠咬破了導線的絕緣層,導致線路短路,經過重新更換后,兔場又恢復了正常用電。
在兔場的西邊,種植3畝多兔草,兔草有兩米多高,郁郁蔥蔥。在兔草北邊是魯東輝他們所承包的十幾畝地,這是他們的試驗基地,他們想運用所學專業建立一個環保產業鏈。把兔糞通過科學發酵變成有機肥,作為牧草和農作物的肥料,從而保證了兔肉的質量,達到綠色環保的要求。
“今年春季旱情嚴重,在東洪供電所的無私幫助下,我們的十幾畝小麥獲得大豐收,收獲的小麥全部被周邊的村民用他們的小麥換走了,因為,我們的小麥不打藥,不上化肥。”魯東輝看著堆積如山的玉米棒,高興地說。
“我們都是共產黨員,在實現人生自我價值的同時,要帶動周邊村民走上致富路,現在,已有14戶村民加入了我們的養兔行列,我們的目標是,存欄種兔1000只,年出欄肉兔6萬只,年產值達到100多萬元,采取公司﹢農戶方式,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場長王向輝說。(馮新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