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13日,筆者在通許縣馮莊鄉七里灣村看到,筆直平坦的道路兩旁,一幢幢嶄新的樓房錯落有致,高低壓線路整齊劃一,規范有序,白色透明電表箱都統一安裝在道路兩側的墻壁上,十分美觀,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正悄然改變著通許縣廣大農村的面貌。
映象網訊 8月13日,筆者在通許縣馮莊鄉七里灣村看到,筆直平坦的道路兩旁,一幢幢嶄新的樓房錯落有致,高低壓線路整齊劃一,規范有序,白色透明電表箱都統一安裝在道路兩側的墻壁上,十分美觀,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正悄然改變著通許縣廣大農村的面貌。
說起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升級帶來的實惠,靠養豬發家的潘世全體會最深。以前,他由于養殖規模比較小,養豬的飼料都要開著三輪車到外村去加工,回來后添加精料還得手工拌勻,費時費力。去年,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和低電壓治理在七里灣村展開,電力職工將低壓線路延伸到他的養豬場,解決了他的用電難題。如今,他的養豬場添置了飼料粉碎機和攪拌機。有了充足的電力保障,老潘的養豬場的規模擴大了一倍,正常存欄量達到了150多頭,收入也翻了番。潘世全高興地說:“我現在養豬不發一點愁,喂豬、打料、清理豬圈都算上,平均一天也只是工作6個小時,省工還省力,一年少說也要收入15萬元。”
孫營鄉東趙亭村是有名的蔬菜種植村,家家戶戶種蔬菜,胡蘿卜、菜花、土豆和圓白菜是該村的主打品牌。每到秋冬季節,全國各地的客商云集東趙亭村,使這里成為一個輻射周邊幾個村的蔬菜交易市場。筆者看到,田野上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齊劃一,一眼望不到頭。據該村菜農趙憲立介紹,每個棚一年能掙3萬多元,全村共有這樣的大棚70多座。露天種菜的面積更大,他們村誰也不種糧食作物,全種蔬菜。嘗到了農網升級改造甜頭的菜農趙新建說:“新一輪農網改造太好了,我的蔬菜大棚澆水再不用發愁了,蔬菜產量也提高了,現在用電抽水既方便,又實惠,比用柴油機澆地一畝地一年便宜70多塊,這一升一降,我一畝地多收入千把塊呢。”
“外出回家沖個澡,吃兩塊冰鎮西瓜,坐在空調底下打打牌,做飯不用火,燒水不見煙,俺趙河村老百姓過的日子一點也不比城里人差。”說起近幾年農村的新變化,種植7000多棵美國油桃的種植大戶、年已52歲的城關鎮趙河村原村支書李傳彪難掩心中的喜悅,布滿皺紋的臉上樂成了一朵花。(周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