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郵政局新頒布了《禁止寄遞物品管理規定》因其中對侵權、假冒偽劣快遞物品作出了限制而引起了廣泛關注。對此,記者調查發現,即便在新規實施數月之后,網上快遞假貨的現象依然存在。不少快遞員表示,頒布規定是一回事,有能力對寄件人的貨物進行準確驗收又是另一回事。
商家:買啥都保證能發
在《禁止寄遞物品管理規定》中,附錄第十六條明確寫道:侵犯知識產權,如侵犯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的圖書、音像制品等;假冒偽劣,如假冒偽劣的食品、藥品、兒童用品、電子產品、化妝品、紡織品等,一律禁止寄遞。
記者在網上一位賣家處得知其所售球鞋均為高仿商品后,向其詢問是否知道已經不允許快遞這些侵權商品,該賣家信誓旦旦地說:“我們合作的快遞公司并沒有通知我們不能發,所以一定可以給你發貨。”此外,該賣家說道,“我們家的鞋子質量很好的,基本上看不出真假,所以放心吧。”
除了侵權商品,在高于56度白酒禁止快遞的規定上,依然有商家拍著胸脯說“保證能發”。記者調查發現,現在網絡上售賣60度白酒的商家并不在少數,而對于郵寄白酒不可超過56度的規定,商家則表示:“沒有這個規定,有也不影響我們發貨。”
另外,像嚴格控制香煙數量這件事上,某快遞員告訴記者,根據國家規定,香煙只能快遞兩條,“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很多的話,我可以幫你想想辦法。”該快遞員表示,所謂的“香煙只能快遞兩條”主要還是指一張快遞單上數量不可以超過兩條,“你可以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條需要快遞,我可以幫你簽不同的單子上。”他表示,雖然一個人沒有辦法快遞出去太多,但是可以找自己的同事或者想其他辦法幫著將香煙快遞出去。
快遞:識別假貨是難點
在《規定》頒布數月后,圓通快遞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對于違禁品,許多快遞員并不會收,甚至有些網點對一些易碎易燃的商品也不會收件,尤其是易碎品,一旦發生意外,網點往往得不償失。此外,例如刀具、煙花爆竹、象牙等明面上就可以看出屬于違禁系列的物品,快遞員也可以選擇拒絕收件。然而,如何判斷快遞物品屬于假冒偽劣商品仍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申通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如果要完完全全落實《規定》列出的條例,恐怕不大現實。該工作人員表示:“快遞可以對條例上的違禁物品進行識別,但是對侵權、假冒偽劣產品,快遞員沒有這個知識面,也沒有技術和技能去判斷。別說是快遞員了,就算是買家自己也無法識別貨物的真假。”該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只能在每一個環節上加強檢查,防止違禁品通過快遞渠道運送出去,同時加強快遞員在末端投遞上知識面的掌握,“尤其是假貨比較多的區域會進行嚴格管控。”
專家:可減少投遞失誤
對于此番《規定》中所提及的禁止寄遞物件,快遞業內人士表示,《規定》的制定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減少快遞員工在投遞環節上的一些失誤。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很多商家在郵寄快件的時候都不寫明發件人的地址以及聯系方式,一旦出現問題也不方便快遞員與其聯系溝通。而隨著《規定》的落實,可以讓更多快遞員知道要求“發件人”將基本資料填寫完整,保障自己工作效益。此外,在有了政策法規作依托之下,“一旦快遞員發現了假冒商品或者有消費者不配合的情況下,快遞員有權提出拒絕。”同時,業內人士分析,《規定》的落實另一方面還可以規避更多的快遞員在明知是違禁品的情況下繼續投遞,“因為這樣,快遞員就需要承擔責任。”
而在面對快遞員該如何應對驗收假貨問題上,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缺少對驗明貨物真假的技術手段,目前情況下只能先靠快遞員工的肉眼識別,因此快遞員工的識別能力是關鍵。如果發現可能存在問題,再上安檢機。而且,除了快遞公司需要對技術手段不斷加強外,消費者的自覺配合也是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各位消費者切勿貪圖小利購買非合法渠道銷售的產品。辨假識劣,守護市場安全,12315“紅盾衛士”永遠在您身邊。
假冒他人的朋友,以嫖娼、吸毒被公安機關查獲需交罰金為由,騙取他人錢財的被告人蔡某犯詐騙罪,11月14日,被河南省新野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20000元。
據統計,該犯罪團伙共騙取群眾錢財3萬余元。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近日廣受關注的“1.7萬罐假奶粉流入市場”一案有了新進展。
假冒環衛工 廁所下水道里“淘寶”
假冒好心人 劇情突反轉
假冒好心人 劇情突反轉
21名孤兒假冒的有20名,是500塊錢一個租來的,“河北中華藍天兒童村”這個假“慈善機構”居然騙了不少善款。目前河北省景縣民政局和警方成立了“孤兒院雇假孤兒募捐”專案組,就此事展開調查
在公安部組織的全國打假專項行動中,安陽警方盯緊銷售假冒安鋼鋼材這條線索,經過4個多月工作,于近日一舉打掉了以楊某等人為首的特大制售假冒偽劣鋼材犯罪團伙,涉案鋼材及設備價值近60億元,取得了全國打假行動的一次重大勝利。
假冒洗發水傷身害命 千萬別大意!
一男子本是無業游民,卻伙同他人假冒省委組織部“李書記”,以幫人安排公務員工作為名,騙取他人幾十萬元。近日,義馬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10年,違法所得予以追繳,退還被害人。
聽說過假冒官員、假冒干部的,可有人連刑滿釋放人員也要假冒,這是怎么回事?原來,有人盯上了國家給刑滿釋放人員發放的生活補助費。
為掙“大錢”,被告人杜某糾集八名人員非法生產假煙,貨值514800元,未曾銷售便被抓獲。經河南省寶豐縣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杜某等九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一案于3月14日被該縣人民法院做出判決,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杜某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0000元,趙某等八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至十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寒冬已至,羊絨制品又迎來集中銷售的旺季。近日記者在位于上海鬧市的多家羊絨批發銷售中心看到,不少來自外地的廠家紛紛開出頗具誘惑力的“清倉價”、“跳樓價”,原本定價一直高高在上、動輒數千元的羊絨制品也應聲打折到數百元,形成了強大的眼球效應。而從人頭攢動的場景可以看出,所謂低價“羊絨正品”在大眾消費市場頗有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