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之后物流后延癥正在顯現
據了解,隨著各大電商“雙十一”帷幕落下,消費者購買的貨物從快遞公司陸續發出。
申通快遞數據顯示,11月12日23:50,全公司實際攬收及操作755萬票,再次刷新11日剛剛創下的600萬件歷史紀錄。來自中通速遞公司信息技術開發部的數據,11月11日全網業務量較平時翻了一倍。
重組了幾個月的天天快遞,業務量一路飆升,從之前的每天28萬單,上升到60萬單、80萬單,直至11月12日17時,來自淘寶的訂單突破每日100萬大關,為該公司成立18年的首次。來自圓通速遞公司的數據,“雙11”全網業務量較去年增漲一倍多,“數據還在不斷刷新!”
申通物流廣州總公司董事長助理陳松海表示,廣州申通運轉一切正常,忙而有序,并未出現網友所稱的“爆倉”。
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沙迪表示,目前行業已調動全部運能運量進行全方位服務,全力以赴展開對應工作。協會要求各快遞企業24小時滿負荷、晝夜兼程進行攬收、分揀、運輸及派送。
沙迪認為,按照11月11日當天快遞協會監測的數據,電子商務企業已做好錯峰發貨的準備,目前每天快遞行業的社會運力處理量為1800萬到2000萬個包裹。沙迪稱,年初國家郵政局對網購快遞行業進行了重點指導,快遞企業提前一個季度進行了對應的人、財、物落實及工作備戰。
據悉,各大快遞公司啟動了全網流量限制,由于末端中轉與配送超負荷運營,幾大快遞公司召開了內部通氣會,由中轉中心對各地實行每天限量,再由各地向商家實行發件限量,導致商家剩余的發運計劃需要排隊等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