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制施行4月有余 9家公司進“審慎審核”通道
日前,證監會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政許可申請基本信息及審核進度表》顯示,自去年10月8日實施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分道制以來,截至2月8日,進入“審慎審核”通道的項目為9個,其中,渤海租賃的申請已經獲得有條件通過。
所謂分道制,是指證監會對并購重組行政許可申請審核時,根據財務顧問的執業能力、上市公司的規范運作和誠信狀況產業政策和交易類型的不同,實行差異化的審核制度安排,將并購重組申請劃入豁免/快速、正常、審慎三條審核通道。
據記者統計,除了渤海租賃,其余8個被列入“審慎審核”通道的項目中,7個為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對應的上市公司分別為*ST大地、凱利泰、*ST科健、福建南紡、上海佳豪、和邦股份和華芳紡織;1個為重大資產重組,對應的上市公司是錦富新材。
按照分道審核的劃分依據,滿足下述條件之一的重組項目即被劃為“審慎審核”:一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規范運作狀況”,由地方證監局及證券交易所負責,評價結果為D的;二是“財務顧問執業能力”,由中國證券業協會負責,評價結果為C的。其中,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規范運作狀況的分類評價,直接采用最近一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結果。
“進入‘審慎審核’通道的項目,依據《證券期貨市場誠信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綜合考慮誠信狀況等相關因素,‘審慎審核’申請人提出的并購重組申請事項,必要時加大核查力度。”證監會發言人此前指出。
據證監會此前披露的信息顯示,*ST科健的重組申請于去年12月27日被證監會受理。關于該項目被劃入“審慎審核”的原因,一位內部人士指出,應與*ST科健信息披露考評評級以及其獨立財務顧問評級過低有關。*ST科健獨立財務顧問國金證券在2013年度的“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能力”分類評級中僅獲C類評級應為直接原因。而在12月20日,凱利泰的重組申請被劃入“審慎審核”通道,其獨立財務顧問也正是國金證券。
“凱利泰被劃分進入‘審慎審核’通道,可能還緣于其一年以來已經是第二次并購,且涉及金額巨大,這勢必引起監管層的重視。”該人士表示。
無獨有偶,福建南紡和錦富新材的獨立財務顧問均為興業證券,而興業證券在2013年度的“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能力”分類評級中僅獲C類評級。此外,上海佳豪的獨立財務顧問民族證券以及和邦股份的獨立財務顧問華西證券在2013年度的“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能力”分類評級也均為C類評級。
據記者了解,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關于2013年度證券公司從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執業能力專業評價結果的公告》中,72家券商有38家為C類評級,比例高達52.8%。
“華芳紡織的獨立財務顧問華林證券執業能力評價結果為B類,不夠成進入‘審慎審核’通道的條件,之所以進入‘審慎審核’通道,與本公司自身信息披露和規范運作水平難脫干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此外,*ST大地作為欺詐上市的絕對典型,市場關注度極高,證監會十分重視該公司的重組,*ST大地造假時間跨度較長、爛攤子一時難以擺平,重組審核被劃入‘審慎審核’通道在所難免。”
去年2月7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綠大地欺詐發行股票案做出一審判決,認定綠大地犯欺詐發行股票罪、偽造金融票證罪、故意銷毀會計憑證罪,判處罰金1040萬元;公司相關人員分別被判處時期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相應罰金。
“不過值得一提的,此前渤海租賃,其并購重組申請同樣被劃入‘審慎審核’通道,但后來依然獲得了有條件的通過。所以,被劃入‘審慎審核’通道的公司不必過于悲觀,只要在自身信息披露和規范運作狀況方面下足功夫,依然能迎來通過的時候。”該券商人士表示。
見習記者 喬誌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