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證券三年纏綿高層重組 風控警報頻響上市難
南京證券人事變動落地。管理層為總裁李劍鋒、副總裁夏宏建、秦雁,董事長布國旬,副董事長王海濤。
南京證券的上市之路,已完成整改的現場檢驗。
這家地方性的中小券商,近兩年被持續籠罩在陰霾中。2012年,公司向證監局遞交上市輔導備案,之后,由于風控問題被監管層要求整改,驗收程序一度耽擱。
不過,伴隨整改已完成檢驗,南京證券上市進程可能將有所突破。截至目前,公司還在進行2013年度的財報審計,一旦完成,保薦機構將提請證監局驗收。
同時,南京證券的人事調整目前已經完成。董事長、總經理等任職已經由江蘇證監局批復,董事會成員的構成,如董事等也被大股東確定。各項業務負責人,經歷去年南京國資體系的調整后,也已經確定并開展業務。
人員重組
江蘇證監局官網顯示,包括黃振宇、李小林、孫雋三人被任命為董事,穆康、姚兆年二人出任監事。這五人均出自江蘇國有體制系統,董事會與監事會成員調整的完成,意味著南京證券為期三年左右的人事重組收官。
在此之前,原董事長張華東因年齡問題卸任,但另任高級專務,原總裁步國旬接任其職。而南京證券旗下的基金公司富安達原總經理李劍鋒,調任至總裁。去年中旬,李劍鋒就已到南京證券主持工作,12月底,其上交的任職申請正式被江蘇證監局批復。
一位江蘇地區的券商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南京證券高管變動有江蘇金融系統調整的因素。
2013年6月,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童建出任副行長。資料顯示,童建歷任南京證券辦公室主任、行政管理部經理、總經理助理、副總裁等。在南京證券幾年,負責分管投行業務。
與此同時,江蘇銀行、南京銀行行長、副行長等均出現變化。江蘇證券股東有江蘇國際信托、江蘇鳳凰出版集團,南京銀行則為紫金投資、南京高科等,南京證券包括紫金控股、鳳凰股份。這些股東,都屬于江蘇國資體系,其中紫金投資為地方性的投資平臺。
“公司調整近幾年陸續都有,先動管理層,后董事長,現在是董事會調整”,前述江蘇的券商人士表示。
2011年,夏宏建、秦雁分別出任公司副總裁。其中,夏宏建原任公司的營銷部總經理,秦雁則原來擔任研究所長。
至此,南京證券人事變動落地。管理層為總裁李劍鋒、副總裁夏宏建、秦雁;董事長步國旬,副董事長王海濤;董事會成員已由股東方派任完畢。
其中,副董事長王海濤也被地方任命為南京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控股的董事長,這意味著其不直接負責南京證券的具體業務。
風控驗收
南京證券還在等待進入證監會的預審大門。
2012年底,南京證券發布上市輔導公告稱,公司已接受中信證券的輔導,并在江蘇證監局辦理備案登記。在此之前,公司在當年完成股改,資料表明股東方有紫金投資集團、江蘇鳳凰置業、南京交建投資、南京機電等32家股東。
不過,一年的時間過去,南京證券的上市未有進一步進展。根據證監會最新IPO企業申報情況,南京證券未在其中。這透露出,公司上市事宜或仍在證監局的輔導期,保薦機構還沒有將材料提交至證監會,進入預審程序。
對此,南京證券方面表示,目前還在上市輔導期。
“企業上市輔導期至少3個月,最長沒有期限。不過關的話,證監局會反復要求輔導”,一位上海券商投行人士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一般而言,上市輔導期間,保薦機構除向證監局報送備案報告外,企業高層還會進行一次書面考試,全體通過后,保薦機構再報送“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并提請驗收。證監局將在20天內對工作做出評估,給予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斷。
在國內,深圳、山東、江蘇等三地號稱是最嚴的三地派出機構。去年,美思德化學就曾因運作不規范、法人治理不完善等問題,在輔導階段被江蘇證監局處以不合格判斷,這種現象并不常見。
而證監局對券商的上市輔導,最關注的點在于風控方面。去年6月,證監會對南京證券的處罰落地,要求其整改盡職調查、內部控制等制度,期限是6個月。12月底,江蘇證監局又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南京證券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集中監控系統方面存在疏漏,規定其在30日內整改并遞交報告。
據悉,南京證券已完成了上述整改,通過了監管層現場檢查驗收。
架構調整
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南京證券業務部門,如今覆蓋經紀業務管理總部、資產管理總部、投資管理總部、投資銀行總部、信用交易管理部等,對應經紀、資管、自營、投行、兩融等業務。
不過,自“新大地事件”以來,公司對投行架構進行了新的調整。投行運營內控部、場外市場管理部、固定收益部、并購業務部等都有設立,且平行于其他業務部門,實際上如同一級部門。目前,投行業務由秦雁負責。此前秦雁分管研究所,2011升至副總裁并在去年接手童建的工作。
目前,南京證券投行業務主要集中在新三板。
2013年,公司運作中的新三板項目就達到70余家,與全國20多個園區建立聯系。最新的260多家企業一次性掛牌新三板里,南京證券推薦的有6家。
事實上,自步國旬上任董事長以來,便開始頻繁地調動研究所、投行、資管等部門對南京當地的企業進行走訪,由于背靠江蘇高新園區,當地政府一直有意愿推動其對本土企業進行新三板、兼并、資產證券化等融資服務。
南京證券認為,未來公司戰略,將落實在構建全業務鏈服務體系、轉型財富管理及大投行、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進一步提高風控水平等三點。
不過,當前對南京證券最迫切的問題,在于其能否擴大資產規模和提高業績增長。
評級方面,雖然證監會沒對券商上市的評級有具體要求,但分類評價也成為券商創新業務的重要衡量標準。
另一方面,南京證券的上市取決于公司業績。因為按照標準,券商上市需要至少兩個業務位于行業中等水平,或者經紀、投行中有一項近兩年位于行業中等水平之上。
2013年,南京證券的經紀、資管等業務都未發力,因此沖業績的重任落在以新三板為主的投行業務。
目前,南京證券的審計工作正在進行中。工作完成后,2013年報將作為最新的財務數據“塞入”上市申報材料,供證監局驗收。
(記者 蔡俊/上海報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