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究所低調轉暖 上海某分析師被曝年薪800萬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前兩年,曾經籠罩著“高薪”、“金領”光環的券商研究員,經歷了諸如降薪、裁員等諸多職業上的尷尬。進入2014年,該行業境況正悄然好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不枉費去年新財富“火拼”,新的一年,上榜的研究員又如愿迎來加薪潮。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上海某大型券商的一位知名金牌研究員年薪已漲至800萬元。
雖說如此高的薪資水平在券商研究行業也只是鳳毛麟角,但受訪的多家大中型券商研究員透露,自從去年三季度以來,隨著股市漸趨活躍,行業狀況的確已不似之前那樣困窘、緊張,人員、收入趨于穩定,日子有轉暖跡象。
又見研究員加薪
年薪800萬元!這一薪資水平在整個證券金融行業也是可圈可點,而更讓人吃驚的是,它發生在被認為已是近“日暮”的券商研究行業。
據一位券商消息人士透露,這位高薪的研究員,供職于上海的一家大型券商,年紀不大,尚不及不惑之年,卻在業內及買方機構中頗有影響,連續上榜新財富前三名榜單,原來的年薪也有500萬元左右。此次漲薪是因其去年新財富評選再次取得佳績,又給公司帶來了不小的傭金貢獻。
該券商人士還表示,除了這位金牌研究員外,據他所知,去年上榜新財富的其他研究員新的一年也有不少如愿加薪。
他說:“盡管新財富上榜研究員加薪、升職在近年來都是慣例事件,但經歷了前兩年的行業陣痛,今年就顯得更為珍貴。2007年、2008年,市場行情較好,大型券商研究所的金牌分析師、知名研究員也有的可以達到年薪三五百萬元,不過之后,市場不斷惡化,券商研究行業自身也陷入了發展瓶頸,捱過了2011年和2012年的漫長熊市,至去年上半年,已有券商研究所及研究員熬不下去了,無奈之下,變相的裁員降薪、離職轉行時有發生。”
他認為,盡管自己沒有享受到加薪的“福利”,但這種現象是一種好的信號,間接反映了這個行業“有了可以走下去”的跡象,也給研究員增加了一些從業的信心。
1月16日,某中型券商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財富研究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14年,他的薪酬也有小幅上漲。
“漲了就滿意了,畢竟行業現狀在這里,之前對漲薪也沒有抱太大希望。”他如是說。
行業現轉暖跡象
傭金縮水、研報貶值、降薪裁員、離職轉行,在2012年和2013年,這些都是券商研究行業的關鍵詞。去年上半年甚至有傳言稱,某知名鋼鐵行業研究員轉行回老家養牛去了。
“今年這個行業在整體上應該會逐漸穩定下來,但是改革轉型仍迫在眉睫。”日前,多位受訪的券商研究所相關負責人都發表了這樣的觀點。
國金證券研究所相關人士表示,最重要原因是市場環境轉好,2013年A股市場漲幅不大,但交易明顯較前兩年活躍,結構性行情不斷出現,券商傭金明顯提高。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證券公司財報顯示,2013年上半年,114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5.26億元,經紀業務凈收入340.47億元,占比43.36%,仍為券商各項業務中占比最高的一項。該比重較2012年上半年增長近5個百分點。
下半年數據尚未出爐,但根據Wind統計數據,2013年兩市2468家A股公司成交總額為46.3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了近48%,若按照單邊0.1%的傭金比例計算,券商這塊傭金收入有望超過900億元。
從行業內部看,人員逐漸穩定,去年離職的多,新增研究員少,今年收入方面有所保證。而由于感受到了生存的緊迫感,首席研究員、資深研究員等紛紛親自“操刀”,研究報告的質量也有所提高,這都是向好的表現。
此外,有些大型券商研究所在探索中找到了一些盈利模式,如順應投資者需求,研究員重視挖掘結構性機會,深入調研熱點行業的上市公司;挖角行業研究員領軍人物,樹立明星效應;擴大買方范圍,加強對銀行資管、保險資管、私募和高凈值客戶的服務等。
“我覺得現在研究員的日子比我們好過。”日前,長江證券(000783.SZ)投行部一位項目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慨道。
王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