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11月重返2200點關口 產業資本調結構
上證指數11月份探底回升,累計上漲3.68%,重返2200點整數關口之上。在市場回暖之際,11月份上市公司限售股增減持情況顯示,減持市值環比翻倍,增持市值環比增近2倍。產業資本對后市看法分歧明顯,多空雙方各念各的經。
11月限售股減持市值環比翻倍。據統計,11月份限售股合計減持市值為128.87億元,比10月份增加78.91億元,為年內第三高水平;涉及上市公司288家,比10月份增加178家。從分布上看,滬市公司36家,深市主板公司16家,深市中小板125家,深市創業板111家。
11月份大盤下探后快速回升,產業資本的整體減持規模大增,顯示獲利套現者在市場走好時明顯增加。深市中小板、創業板公司仍為被減持的主要群體,占公告減持公司家數八成多,主因也是創業板在高位保持強勢。創業板指11月份累計大漲10.63%,中小板指累計大漲4.76%,財富效應吸引大量買盤進場,幫助產業資本完成大規模減持。
另一方面,11月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股份市值也大幅增加,為10月份近3倍。數據顯示,11月份上市公司股東增持市值共計34.62億元,比10月份增加22.48億元,為年內第四高水平;涉及上市公司有89家,比10月份增加了26家,增加幅度為41.27%。從分布上看,深市主板公司24家,深市中小板33家,深市創業板7家,滬市公司25家。深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板公司成為主要增持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交易所相關規定,在一個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30%的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在上市公司業績快報或者定期報告公告前10日內,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此規定促成在1月份業績快報披露之前,主要股東加快增持節奏,預計12月份仍會保持高水平。
外高橋被減持市值最高,中國石化被增持市值最高。288家限售股減持的上市公司中,被減持市值最大的前五家上市公司分別為外高橋、招商證券、向日葵、匯川技術、樂普醫療,減持市值均在4億元以上。其中,3家為深市創業板公司,2家為滬市公司。外高橋被減持市值最高,高達11.41億元。
被大股東增持的89家上市公司中,被增持市值最大的前五家公司分別為中國石化、上海醫藥、榮盛發展、樂普醫療、深長城,增持市值均在2億元以上。其中,中國石化被增持的市值高達5.96億元,是通過二級市場直接增持的。增持方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增持后持股占總股本比例由三季報時的73.38%增加至73.49%。公司11月5日公告未來12個月內增持比例不超過2%,預計后續將繼續增持。
11月份大盤探底回升,產業資本減持市值環比翻倍,而增持市值則接近10月份的3倍。被增持市值多的公司多為滬市公司和深市主板、中小板公司,創業板公司很少,顯示產業資本更為青睞估值偏低的主板市場。
而從減持情況看,深市中小板、創業板被減持公司數量占被減持公司總數的八成多。其中,創業板減持市值為43.52億元,為10月份的4倍多,顯示產業資本在創業板高位兌現的意愿強烈。
此外,創業板將于12月份迎來自成立以來的最大解禁高峰,再加上IPO重啟沖擊,預計短期行情不容樂觀,這也是產業資本急于套現的主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