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看好養老業 國際養老巨頭已潛伏
導讀:8月19日,世聯地產與臺灣最大的養老產業集團恒安照護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符合中國市場特點的養老服務模式。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預計,國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至少萬億以上。
上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任務措施。目前在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萬科、世聯地產、金陵飯店、上海三毛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養老產業,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有近20家房產公司投資養老地產。
8月19日,世聯地產與臺灣最大的養老產業集團恒安照護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符合中國市場特點的養老服務模式。世聯地產董事長陳勁松預計,國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至少萬億以上。
上市公司看好養老業
“我為什么強調是養老業務而不是養老地產?因為養老一定是一個服務,房子只是一個工具,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萬科總裁郁亮在不久前公司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透露,萬科已召開集團第三次養老業務討論會,試圖找到養老業務發展的商業模式。不過,目前還未看到一個很清晰的商業模式以及盈利模式。
萬科之外,最近比較引人注目的是世聯地產與臺灣恒安照護集團的合作,恒安照護集團是臺灣最大的一家專業的養老服務商,目前在臺灣擁有700多位員工,照料5500多位老人。
此外,一些中小上市公司也計劃進入養老產業,奧維通信今年7月決定出資100萬元成立甘肅民維虛擬養老服務中心;雙箭股份去年底使用自有資金1200萬元參股設立桐鄉和濟養老服務投資有限公司。
華泰證券分析師馮偉表示,中國的養老產業目前仍處于初始發展階段,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具體配套實施政策尚未明確出臺,整體政策扶持力度不夠,但整體來看,市場潛力巨大。馮偉介紹,在國外,養老產業是一個很龐大的產業鏈,老年護理服務業涉及到老年護理服務和設施行業、老年教育、老年旅游、老年金融等各個領域。
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老年人市場的年需求達到1萬億元,2050年左右將達到5萬億元。而目前中國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不足1000億元,供需之間存在巨大商機。8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將養老產業打造成為朝陽產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專業化養老機構,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
國際養老巨頭已潛伏
日本政府早在2010年出臺的新增長戰略中就明確指出,應積極向中國等亞洲市場輸出“醫療、護理、健康等相關產業”。目前日本已經率先進入高端養老市場。
上海三毛早在2011年3月,就與日本MedicalCareService合資成立了“上海善初會養老產品研發有限公司”,公司出資153萬美元,持股51%。2012年12月,上海三毛發布定向增發預案,擬募集資金3.5億元用于善初會養老等項目。上海三毛董秘沈磊表示,公司希望成為高標準助老服務的合格供應商。
數據表明,在我國,60歲以上老人有健康問題的比例超過65%,維持健康、專業護理是他們的剛性需求。而不少開發商在開發設計時將健康老人作為首要目標,忽略了引進專業康復護理醫院的必要性。
“沒有好的照護團隊在社區,很少有老人愿意付高額的費用住進養老社區。”恒安照護集團董事長胡世賢表示,在開發中盡早調低健康老人的預期比例將大大減少虧損率。
金陵飯店在養老產業的開拓中,也注意到養老服務的重要性,年初與美國知名養老機構諾濱遜國際管理公司合資成立專業養老服務公司——江蘇金陵諾濱遜老年養怡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國外先進養老管理技術標準。
金陵飯店集團董事長湯文儉此前表示,要努力爭取做養老產業的一面旗幟。業內預計,公司在養老產業方面或將繼續有所動作。而早在2013年以前,金陵飯店集團公司已決定將聯合盱眙縣相關單位,投資建設大型養老社區。
(張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