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進央行支付系統試運行 功能或沖擊銀行業務
類銀行卡功能或沖擊銀行業務券商電商
互聯網金融如今熱得發燙,不僅IT企業蜂擁而入,傳統金融企業更是垂涎欲滴,而券商進入此領域的傳言近來一直不絕于耳。北京晨報記者昨日撥打國泰君安證券客服電話詢問獲悉,國泰君安接入央行的支付系統,已經處于“試運行”狀態中,至于到底何時正式上線,客服人員并沒有給出明確回答,但業內預期這個時間不會太遙遠。
據媒體報道稱,國泰君安證券試點加入央行支付系統,投資者可以在國泰君安證券賬戶實現股票、期貨、資管賬戶的統一管理,并可以間接支付水電煤氣費等。
盤活賬戶資金,實現第三方支付,向來是作為銀行以外的機構殺進互聯網金融的突破口。而對券商而言,如何實現證券資金賬戶的支付功能,意義重大。據了解,目前,在券商資金賬戶中,如果投資者想要實現直接的消費功能,必須通過券商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才能實現,光大證券去年與銀聯在線的合作就是為了走出這一步,可惜的是,這一做法并沒有引起業內更多的跟隨。
如今,券商賬戶直接接入央行支付體系,很顯然為券商盤活其客戶存量資金,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提供了契機。據媒體報道稱,國泰君安加入央行支付系統后,投資者可在國泰君安證券設立一個超級賬戶,把股票賬戶、期貨賬戶和資管賬戶集合起來,統一登錄。并且該賬戶還可以通過與支付系統的對接,間接實現支付功能,如水電煤氣費等,還可能介入支付寶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
而市場傳言稱,即使券商賬戶可以通過央行支付系統實現消費支付,但其“第三方存管”模式并不會改變,即券商的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交由銀行存管,存取資金通過銀行進行,而券商僅負責管理證券賬戶,以杜絕券商挪用客戶保障金的可能。如果僅是這樣,券商只是新增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功能,還不至于對銀行業務產生太大的影響。
但也有業內人士分析,央行對券商放開支付系統,意味著券商也可以發行類似銀行卡的支付工具,客戶的證券資金賬戶將可以繞開第三方銀行存管,直接實現類銀行卡的功能,進而與銀行業務實現部分重疊,這將對銀行業務產生一定沖擊。
原標題:券商進央行支付系統已試運行
(記者孫春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