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協昨日召開會議 總結2012部署2013編纂工作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昨日召開《中國上市公司年鑒》(2013)編纂工作會議,會議總結2012年鑒編纂工作,交流、部署了2013年鑒編纂工作。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年鑒》主編安青松在會上表示,上市公司是代表和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和運行狀況的風向標,通過上市公司研究經濟運行形勢,更為客觀和敏感,通過上市公司考察企業發展狀況,更為直觀和前瞻,通過上市公司分析經濟運行質量,更為顯性和深刻。已經出版的6卷《中國上市公司年鑒》記載著中國改革開放最近20多年最先進的發展成果,為研究中國經濟、豐富中國經濟學提供了重要維度。
據悉,《中國上市公司年鑒(2012)》共設有10個篇目,內容依次為:重要文獻篇、綜合發展篇、上市公司行業篇、上市公司地區篇、上市公司治理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篇、專輯、法律法規篇、統計篇及大事記。較上一期年鑒,增加了“全球股票市場基本情況”及全球資本市場發展概況。
從內容上看,《年鑒》全方位、多角度、跨地區、跨行業地匯集了中國上市公司的年度基本狀況和相關數據,內容涵蓋了有關上市公司的重大理論研究課題、綜合數據分析、法律法規和實務操作(公司治理、并購重組案例),包括分行業、分地區的上市公司數量、股本結構、市值規模、資產和股東權益、經營業績、資金募集、分紅派息等財務狀況的深度分析,是了解、研究中國上市公司實力和評價上市公司運作情況的權威指南,已成為全國唯一的集資料性、綜合性、存史性、年度性等特征為一體的中國上市公司年度信息資料梳理匯總的綜合性年刊。
與此同時,安青松介紹了《中國上市公司年鑒》(2012)在加大信息量、規范體例、拓展國際視野、數據準確性方面進行的探索實踐。他表示,以讀者需求為導向,以秉筆客觀為使命,推動年鑒編制工作向規范化、專業化、可持續方向邁進,是年鑒生命力之所在,應當從五個方面進一步強化年鑒的服務性功能:第一,明確年鑒的服務定位;第二,堅持“讀者至上”;第三,強化作者意識,構建作者隊伍;第四,對讀者負責,準確發布統計數據;第五,要正確處理好編者與作者的關系。
《中國上市公司年鑒》自2007年創刊以來,先后有近百家機構、上千人參與了《年鑒》的編纂工作。《年鑒》每年度公開出版發行一次,每期150萬字左右,已出版發行6卷,近1000萬字。
當日,會議還對優秀撰稿機構及個人頒發了榮譽證書,并為編委、執行編委、審稿人、撰稿人頒發聘書。中國證監會上市部、滬深交易所、36個證監局以及中信證券、申萬證券、紐交所等53家單位編委會成員、96位編委會成員參加會議并交流討論。
原標題:中上協啟動2013年 上市公司年鑒編纂工作
(郭玉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