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或成國債期貨生力軍 券商基金加緊備戰
近日,證監會公布《證券公司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交易指引》及《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國債期貨交易指引》征求意見稿(下稱“指引”),證監會管轄機構國債期貨交易準備驟然提速。
與此同時,根據日前公布的“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聯合成果情況說明”,中方計劃允許外資法人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國債期貨作為戰略品種,國際投資屬性凸顯,亦將使國債期貨市場未來格局陡增變數。
外資或成生力軍
日前,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作為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赴美展開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談中,國債期貨相關內容亦成為雙方對話成果赫然在列。
相關文件指出,“為促進利率市場化和滿足債券持有者風險管理需求,中方將推出國債期貨。中方計劃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法人銀行和國內銀行及證券公司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國債期貨交易。為保證國債市場的流動性,中方將鼓勵境內外機構投資者投資國債和國債期貨。”
今年4月初,央行發布《關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有關事項的通知》,業界將此舉解讀為我國債券市場在國際化之路上關鍵性的一步。
“監管層一直有意吸引境外中長期資金進入中國市場,這從去年以來監管機構加快審批QFII資格和額度的舉措就可見一斑。”某國有大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表示,“債市投資人更加多元化,有助于活躍市場;亦可轉變中國企業的融資模式,從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日前曾表示,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增加到1500億美元,并將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在新加坡、倫敦等地進一步拓展。
“今年以來,QFII首先獲準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而在國債期貨獲批后不久,QFII投資額度又從800億美元躍升至1500億美元,增長將近1倍,這一動向值得關注。”南華期貨研發總監蘇曉東對此表示。
記者發現,QFII今年第一季度投資股票市值為763.35億元人民幣,即使考慮到相應的股指期貨頭寸,與其上千億美元的投資額度相比仍較小。
“根據我掌握的資料,外資機構配置在中國股票上的資產大概只有20%,股指這一塊放開不久,因此量還很小,大多數資產還是配置在固定收益端。”蘇曉東表示,“增加的800億美元額度,可能就是為外資進一步持有中國債券、國債期貨及其他債券衍生品預留的空間。”
考慮到外資法人銀行等外資機構在金融衍生品領域特別是利率期貨上浸淫已久,在國債期貨上市初期由券商、私募和原股指投資者組成的市場上,它們有望成為一支生力軍。
“根據以往的經驗和初期投資者結構,國債期貨上市后可能會形成很大的套利機會,這對外資機構來講是相當誘人的。”蘇曉東表示,“國內機構還在摸索路徑的時候,外資可能已經先行一步了。”
券商基金厲兵秣馬
據一位接近中金所的權威人士透露,相較此前預估九月中下旬這一時間節點,國債期貨推出時間將大大提前,八月中旬有望成為最佳時間窗口。
“券商和公募基金此前還只是表示意向,現在指引出來以后,我們將進入實質性的策略和產品設計階段。”光大期貨國債期貨分析師季成翔表示,“利率市場化步伐之快超出業內預計,我們也在緊緊跟隨這一轉變,希望可以借助國債期貨這一契機,將研究服務對象向機構轉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