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下滑“成人之美” 多行業打開上升空間
炎炎夏日,資本市場又將迎來新一輪業績報告期。
回望上半年股市,大量重資產的“傳統行業”公司“墮入深淵”的走勢,似乎已經預告了這些行業的半年業績不盡理想。尤其是煤炭行業,由于價格的一路下滑,大量煤炭類上市已經連續陰跌了足足半年。
經濟增速下滑,煤炭價格自然受到拖累。但是在煤價下跌的背后,一系列新的空間正在被逐漸打開。
首先,火電企業的利潤大幅上升,將有利于環保行業空間打開。如果火電企業的盈利空間得到保障,在日益嚴峻的環境壓力下,其后續的環保技術改造將提上議事日程。這個空間已經在上市公司國電清新身上有所體現。國電清新主營發電脫硫脫硝環保設備,公司業績預告稱,得益于新增收購脫硫特許經營項目及BOT脫硝項目報告期確認收益,公司上半年將預增60%至80%。
其次,煤炭價格的下滑,還為“中國特色”的煤化工創造了利潤空間,同時對化工企業形成了擠壓。一位石化企業高管告訴上證報記者,按目前的煤價和石油價格計算,煤制烯烴的成本只相當于以石腦油為原料的三分之二。換而言之,以煤為原料的化工產品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第三,煤炭價格下滑意味著其他化石能源也存在機會,首當其沖的便是成品油定價機制的調整。市場普遍認為,鑒于汽車尾氣對于環境污染有顯著作用,有關部門可能會放棄以往用低油價來吸引汽車工業發展的做法,轉而逐步將其向市場化方向接軌。這對于相關煉油企業是一個顯著利好,據測算每噸相當于增加300元盈利,煉油企業已能正常盈利。已公布半年度業績快報的S上石化已從去年的虧損近12億元搖身一變為盈利4.38億元。(黃世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