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定海神針到墻頭草 銀行股半月浮沉不定
7月11日,銀行股再次出現(xiàn)罕見飆漲行情,申萬銀行指數收盤上漲6.72%。一度被譽為定海神針的銀行股作為藍籌股的代表,如今卻是大漲大跌的墻頭草。
截至收盤共有2只銀行股聯(lián)袂漲停,民生銀行(600016.SH)盤中數度漲停,北京銀行(601169.SH)等多只個股漲幅超過了9%。
原先走勢一路領先的興業(yè)銀行(601166.SH),雖然先于平安銀行沖擊漲停板,卻未能成功封板,直到午盤后才打上漲停板,其間數次被砸開。
恍如隔世,半個月前銀行股因錢荒而遭受重創(chuàng),其中受創(chuàng)最深的就是平安、民生、興業(yè)。這半個月時間中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6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會議提出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fā)展,更有針對性地促進擴大內需,更扎實地做好金融風險防范。暗示不會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
6月20日,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大幅上揚578個基點,達到了歷史新高13.444%。隔夜回購利率創(chuàng)出了30%歷史新高,一時間銀行缺錢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隨后央行連續(xù)三日發(fā)文表態(tài)“不放水”,加重了市場對形勢的解讀。6月24日,股市上演逼宮大戲,平安銀行、民生銀行就是主角之一,兩者雙雙跌停。此時,坊間流出數個關于銀行違約的版本,光大、興業(yè)、民生皆卷入其中,除了上述兩家銀行,興業(yè)也如入到跌停的行列中。
6月25日,民生銀行被迫召開了一次投資者電話會議,針對錢荒做出了解釋,民生銀行董事會秘書萬青元強調:“很負責地說,民生銀行目前流動性管理處于正常狀態(tài)?!?/font>
6月28日,中石油、工商銀行尾盤出現(xiàn)大額掛單,并不主動在盤中買入,而是每筆被拆成9900手,尾盤才發(fā)力。這樣情況持續(xù)了一個星期,直到昨日大盤上漲,上述權重的9900拆單才不再出現(xiàn),有意思的是,工商銀行在7月10日尾盤依舊被大單護盤,每筆被拆成了4444手。
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重申“用好增量、盤活存量”,貨幣政策持續(xù)穩(wěn)健。
針對藍籌的持續(xù)異動,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不管這股資金源自哪里,護盤的意愿是非常明顯和強烈的。
7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西主持召開部分省區(qū)經濟形勢座談會。李克強在會上提出,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qū)間,經濟增長率、就業(yè)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
這是李克強首次提出“下限說”,同一時間,美聯(lián)儲主席伯南克也表示美國未來依然需要高度的量化寬松。
種種消息面造成銀行,乃至整體經濟被“錯殺”的局面。再加上房地產再融資的間或放松、股市做空能量的釋放,都導致了市場的好轉。
信達證券研發(fā)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德認為,藍籌每次起舞,都追隨著兩桶油—地產—大宗商品—銀行券商的軌跡進行演繹。平安銀行半個月之間的天壤之別,一是平安、興業(yè)、民生的股性一直活躍;二是前期下跌過多,需要回補,他并不認為這樣的走勢有可持續(xù)性。
平安銀行半個月內的過山車走勢也從側面說明,中國的資本市場依然是政策市,有形的手力量遠比無形的手強。某券商自營部門投資經理曾向記者表示:“健康的市場是投資市,目前國內的市場依然是融資市、政策市。是什么性質的市場,鑒定的標準是市場維護哪一類參與者的利益?!?/font>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