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退后市場向前 項俊波重構保險改革路線圖
一場聲勢浩大的保險行業改革浪潮正悄然拉開序幕。
放開壽險定價利率管制、建立市場化準入退出機制、讓保險資金直接對接更多優質實體經濟項目……在剛剛結束的2013陸家嘴論壇上,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首次全面闡述了未來保險業的改革路線圖。清晰地傳遞了他執掌保監會后的監管思路:“監管退后、市場向前”。
中國保險業用其他國家三分之一的時間,走完了最近20年的擴張路程,解決了保險業的生存問題,實現了行業由小變大。時至今日,中國保險業正站在十字路口,面對行業發展中長期積累的問題和出現的新挑戰,考慮從何處著手才能力挽保費增速下滑困局、實現行業由大到強和由粗放向精細化發展的方向轉型。
“要從行業理念、市場化發展、商業模式、保險監管等四方面進行改革。”在2013陸家嘴論壇上,項俊波將重構后的保險業改革路線圖和盤托出。
正一步步付諸于實踐的改革項目具體包括:放開壽險產品2.5%的定價利率管制,建立市場化的風險定價機制;進一步拓寬保險資金投資渠道,讓保險資金直
接對接優質資源,全面對接虛擬市場產品以及實體經濟資源和政府經濟資源,提高及穩定投資收益;通過放寬管制和允許退出,建立市場化的準入退出機制,實現保險行業的優勝劣汰。
據上證報記者從權威渠道了解,其中,壽險定價利率市場化改革方案已經上報至高層,年內有望獲批。自1999年至今,壽險產品的定價利率一直實施監管管制(預定利率不得超過年復利2.5%)。項俊波直言,“已經低于同期的銀行存款利率,嚴重抑制了保險產品的需求。”顯然,在其他金融產品的沖擊下,壽險定價利率市場化乃大勢所趨。
此外,一批保險投資新政也將于近期陸續出爐。知情人士向上證報記者透露稱,下一步出臺的新政包括:細化保險資金投資信托業務的具體范圍和比例配置、明確和規范保險投資的信用評級機制、建立保險資管產品流通體制等。保險機構參與股指期貨也將很快進入實質操作階段。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未來保險行業的改革進程中,監管將給予保險機構更多產品及投資自主權。而換一個角度來看,改革支持保險機構自主決策、充分競爭、自擔風險,將決策權完全交予市場,亦折射出保監會監管理念的更新。
“前端放松,后端加緊”是項俊波出任保監會主席后,傳遞出的監管改革基調。“項主席的思路很清晰,只有監管往后退,市場才會向前進。”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曾在一次行業閉門會上坦言,“監管不是主管,促進不能制約,管好不能管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