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股市全線大跌 港股失守20000點關口
近日,美國欲退出QE給全球市場造成重創,這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昨日亞洲市場全面下跌,截至北京時間6月24日18:32,歐洲三大股市開盤也呈全線下跌的態勢。
港股創年內新低
昨日港股恒生指數收盤重挫2.22%,并失守20000點關口,盤中最低觸及19756.61點,再創年內新低,最終以19813.98點報收,金融股成為重災區。國企指數報8938.63點,下跌298.8點,跌幅3.24%;紅籌指數報3777.43點,下跌85.28點,跌幅2.21%。大市全天共成交約774億港元,較上周五減少198億港元。
恒生分類指數全線下跌,金融分類指數跌2.3%、工商業分類指數跌0.85%、地產分類指數跌1.38%、公用事業分類指數跌2.55%。
從盤面看,藍籌股普跌,百麗國際跌7.34%領跌藍籌,九龍倉跌5.05%;中資藍籌股股跌幅居前,中石化跌4.51%,聯想集團跌4.21%,中煤能源跌3.74%,華潤電力跌3.48%,中國人壽跌3.24%;交通銀行跌3.07%,工商銀行跌3.03%。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恒指已連跌六周,而6月份至今恒指累計跌幅已達10%,國企指數累計跌幅更已高達13.8%。恒指上周累計下跌705點,報收20263點。國企指數則跌430點。而上周五在美國買賣的港股預托證券走勢持續偏軟,綜合藍籌股表現也較弱,港股昨日跌破2萬點大關,創年內新低,預計后市仍以震蕩整理為主。
與此同時,亞太主要股指多數下跌。周一,日經225指數報收13062.78點,下跌167.35點,跌幅1.26%。韓國綜合指數報收1799.01點,下跌23.82點,跌幅1.31%,連跌四日。澳大利亞標普200指數報收4669.10點,下跌69.70點或1.47%,連跌四日,創6個月來的最低收盤水平。新西蘭NZX50指數報收4364.05點,上漲0.98點,漲幅0.02%,終結三天連跌。
美股開盤普遍下跌
歐洲三大股市方面盤初也呈下跌的走勢。截至北京時間6月24日18:32,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91.54點,跌幅為1.49%,報收6067.97點;法國CAC40指數下跌58.15點,跌幅為1.59%,報收3599.89點;德國DAX30指數下跌73.06點,跌幅為0.94%,報收7716.18點。
美股方面,截至北京時間6月24日22:38,道瓊斯指數開盤跌221.27點,跌幅1.50%,報收14578.13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27.34點,跌幅1.72%,報收1565.09點;納斯達克指數開盤下跌50.39點,跌幅1.50%,報收3306.86點。
Solaris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資長Tim Ghriskey表示,市場人氣轉為謹慎,投資者需要對此保持敏感,即Fed債券購買計劃最終將放慢步伐并逐步退出,聯邦基金利率終將上升。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市場需要加以適應。近幾周市場波動主要是因為投資者意識到利率必將上行;而現在的問題只剩下利率提高的時間和步伐。
ICI的數據顯示,5月份債券和股票基金取得資金流入。但零售貨幣市場基金過去兩周獲得200億美元資金流入,規模是1月2日以來最大的,其中截至6月12日當周流入110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上周五告誡稱,美聯儲溝通其政策意向的方式可能對其他經濟體帶來打擊。
中信證券認為,投資者對QE3退出預期在未來一個多月或保持穩定。伯南克6月20日講話后,短期內難有新的因素強化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的預期。未來一個多月債券和部分新興市場股票將延續震蕩向下的走勢,而發達國家股票、大宗商品以及部分經濟基本面穩定或前期并未顯著受益于全球流動性寬裕的新興國家股票走勢表現將相對略好。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的趨勢已經確立,并將至少持續兩到四個季度。
歐債危機反復成為主要的不確定性。近期希臘債務危機重新惡化,雖然目前影響僅限于希臘國內但由于歐洲在構筑金融防火墻上進展有限,希臘債務危機依然有打亂整個歐債危機緩和進程的潛力。金融市場大幅動蕩或逐步結束,資產價格走勢將趨于分化。(任小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