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A股“大小”轉換未成行 基金操作顯著分化
端午節后首個交易日,市場迎來了意料之中的大幅下挫。然而,讓部分機構意外的是,他們此前預計受制于流動性收縮影響將大跌的高估值小盤股的調整幅度并不及周期性大盤股。從目前來看,今年以來大弱小強的格局繼續在延續,市場風格切換未能實現,成長股仍舊占據了上風,市場情緒則愈加悲觀。從基金的操作來看,分化也相當顯著,前期依靠中小盤股獲利的基金已開始悄然減持,與此同時亦不乏大肆加倉的基金。
風格轉換受阻/
“前期已經把倉位降了將近10個點,最近不會再動了?!庇谢鸾浝碓诙宋缧¢L假期間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顯而易見的是,節前市場對于中小盤成長股的擔憂一直在升溫,對于市場風格切換預期加強。
事實上,基金減倉的動作在5月下半月就開始進行,根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跟蹤測算數據,經過兩周持續減倉后基金整體倉位水平有所下降,特別是重倉中小盤股基金倉位幅度波動較大。
“節前資金面緊張的原因究竟是節日因素還是趨勢性行情,目前尚未有定論,若熱錢流出預期成真,導致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緊張升級,創業板在估值高企、獲利盤較重的情況下,結果可想而知?!庇谢鸾浝肀硎?。
端午假期期間,國內外出現了多重利空,盡管還有許多因素不甚清晰,但足以對投資者的操作產生影響。
一方面,日本股、債市場持續走弱,日元止貶轉升,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股、債、匯市全面震蕩;美國經濟數據優于預期,QE3退出預期升溫,美國公債利率快速回升,帶動相關債券價格下跌,同時也對全球風險性資產形成負面影響;新興市場受其影響尤其明顯,導致這些國家貨幣貶值、股市暴跌。
國內5月份經濟數據中通脹和貨幣數據顯著低于預期,經濟復蘇面臨下行壓力。預期資金面相對于上半年將更加緊張。相對于外圍,機構表示對于國內基本面因素更為看重。
如此前市場所預期,6月13日開盤滬深股市雙雙大幅下挫,截至收盤,滬指報2148.36點,跌62.54點,跌幅2.83%;深成指報8432.42點,跌331.19點,跌幅3.78%。水泥、有色、煤炭、金融等周期股跌幅最大;成長股出乎意料的強勁,13日早盤下跌后被強勢拉升,樂視網、長信科技等多只股票還出現漲停。
6月14日,大盤企穩回升,其中成長股又成為上漲主力,市場做多成長股的情緒依然高漲。
機構博弈進行時/
從盤后交易席位來看,不少機構仍在對中小板和創業板中一些活躍的個股進行加倉,恒寶股份(002104,SZ)、啟明星辰(002439,SZ)、新研股份(300159,SZ)在6月13日都有機構大筆吸納籌碼。
同時,基金在端午節兩個交易日減倉明顯,民生證券6月13日的倉位測算結果顯示,樣本內開放式基金平均倉位由前一周(6月6日)的84.58%下降了219BP至82.39%,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下降188BP至84.02%。
“只要經濟下滑,就不斷地有機構從周期股中撤出資金,轉向成長股,因此成長股每次調整幅度都不大。”有基金經理如此解讀“大弱小強”的市場博弈。
從具體基金產品來看,中小盤類基金產品仍舊表現較好,雖然6月13日凈值有所下挫,但翌日便迅速回補;而重倉周期股的基金產品損失較重,兩日累計跌幅超過3%的數量眾多。
統計顯示,在節后兩個交易日中,資源類主題指數基金成為重災區,民生中證內地資源主題指數、銀華中證內地資源指數分級基金跌幅均超過4%,而一眾資源、商品類主題基金跌幅均在3%以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