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緒引發調整 大盤下探空間有限
本周,上證指數下跌3.9%,整體低迷,地產、券商、保險等板塊表現疲軟,市場悲觀情緒蔓延。不過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多位私募則認為,市場情緒轉弱導致股市短期調整,但未來進一步下跌的空間較為有限。
明達資產董事長劉明達表示,近期上證指數的下跌主要受市場情緒影響,屬于短期波動。首先,央行有關領導人對推動利率市場化進行了表態,如果推進速度較快,對銀行利潤影響較大;其次,某些商業銀行由于資金緊張,導致資金拆借利率上升,引發羊群效應,導致股市下跌。
贏隆投資董事長羅興文表示,目前市場的下跌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上證指數在2250點沒有遇到任何阻力,直接跌到了2200點,可見市場短期已經形成恐慌,恐慌的原因在于新股發行(IPO)重啟越來越近。第二、從近期盤面來看,新資金進場不夠踴躍,市場找不到新的熱點。而藍籌股盤子大,缺乏成長,沒有炒作空間。
煜融投資董事長吳國平表示,目前市場悲觀情緒有所放大,股市一旦下跌各種利空都出現,比如擔心端午期間外盤的利空消息。從盤面觀察,金融、地產、保險等都有主動性砸盤,券商股也在借機發揮。因此不排除未來滬指會回補5月3日的跳空缺口,出現最后一跌。
吳國平指出,股市經過短期調整后仍具有上漲動力。第一、市場對IPO開閘等利空消息已消化,銀行間資金的緊張局面也會有一個緩解過程,利空殺傷力并不大。第二、未來會有更多機構資金參與到市場中來,機構籌碼收集到一定程度,具有發動行情的動力。第三、雖然短期降息可能性不大,但是從經濟和民生角度來考慮,中長期內降息將是大概率事件。
羅興文對股指下跌空間不大的看法也表示認同。他認為,春節后股市調整時間較長,銀行股、地產股等都已經充分調整。而且,監管層重視引導長線資金入市,國內股市整體估值不會與國際水平偏離太多。此外,從汽車、能源等行業來看,經濟還是在慢慢回穩,今年第三季度經濟有進一步復蘇可能。
在看好的行業方面,羅興文表示,近期創業板指并未伴隨大盤下跌,因為一些業績較好的個股在創業板指中權重較大,這說明成長性依然被市場所認可。未來大盤整體還是一個震蕩的過程,電子、物流、傳媒、環保等值得看好。
吳國平則表示,有色金屬將是下一個關注重點,目前大宗商品價格已有走強跡象,這或將成為資源股行情的導火索。(吳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