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多渠道權益類融資 信托股權質押競爭加劇
隨著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逐步放開,我國資產管理進入全面混戰的時代。作為資產管理行業的傳統業務之一,以股權為標的的融資業務一直是銀行、信托的領地。隨著2012年券商創新如火如荼地開展,證券公司權益類融資產品在理清業務脈絡后,正憑借其資源、成本等優勢,搶占銀行、信托業務份額。
信托與銀行平分秋色
受限于銀行信貸額度緊縮及行業限制、集中度要求等因素,部分項目因難以獲得銀行的股權質押融資,而進入信托融資渠道。信托類股權質押筆數從2007年的27筆增長至2012年的871筆,市場份額占比增長至44.53%,已經與銀行平分秋色。2012年信托合計持質押股份397.1億股,占股權質押市場比55.9%。
券商市場份額增加迅速,多瓜分自信托
截至2013年5月中旬,上市公司股權質押622次,其中銀行、信托承接507筆,占比81.51%,而2012年為89.01%;券商承接52筆,占比8.68%,較2012年1.54%的占有率大幅提升。券商權益類融資產品規模增加迅速,其資產管理、資本中介的定位日益明顯。
券商市場份額由2012年的1.54%增至2013年的8.68%,市場份額增加了7.14個百分點,同期信托市場份額減少8.19個百分點。信托減少的市場份額,被券商瓜分了約87%。券商與信托在權益類融資的同質化競爭中,市場份額的轉移傾向明顯。
券商權益類融資業務多元化:約定式回購創新業務進一步推廣
券商權益類融資業務主要有經紀業務的約定式購回證券交易業務,和資管業務的定向、專項計劃。
約定式購回指客戶以約定價格向證券公司賣出標的證券,并在約定時間以約定價格從證券公司購回標的證券,約定價格按照折算率計算得出。證監會規定約定式購回只能用自有資金,根據試點階段業務規模不超過公司凈資本15%規定,該業務的行業規模上限約720億。約定式購回交易于2011年底在上交所推出,2013年初擴展至深交所,獲得經營牌照的券商已達70多家。
約定購回業務的基本特點有:(1)買斷式交易。客戶將其證券過戶給證券公司,證券所有權完全劃轉。(2)交易便捷,期限較短。客戶T+2日即可獲得資金,該業務限期1年內,定位短期融資。(3)多種標的,門檻較低。標的證券包括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基金和債券,資產規模250萬以上的客戶均可參與,客戶準入門檻較低。(4)融資比例較高,可達50~60%,資金用途廣泛。
券商定向、專項資管計劃參與股權質押融資,對信托公司形成直接競爭
券商還可以通過定向或專項資產管理計劃進行,將資金用于權益類融資業務。券商資管開展股權質押業務的特點有:(1)證券標的僅限于滬深流通A股,不接受非上市公司股權。(2)融資方準入門檻1,000萬,期限約1年,多定位融資需求較大,借款1~2年的企業。(3)融資利率9.5%~11%,較信托融資成本略低。(4)融資質押率30%~50%,資金使用無明確限制,資金用途靈活。目前已有多家券商推出參與股權質押融資的定向、專項資管產品,此模式與信托公司的股權質押融資信托產品非常相似,對信托公司形成直接競爭。
證監會對券商資管產品限制放松后,允許券商定向資管投資于與客戶約定的范圍,因此通過定向資管計劃為客戶提供股權質押融資已實現。截至2013年5月,共有海通證券、光大證券、東方證券等21家券商運作定向資管計劃進行股權質押融資,合計開展項目52單。
浙商證券的聚銀1號,為行業內首批收單股權質押融資專項資管計劃。在經證監會特批成立后,現已成功發行三期,募集資金總計2.67億元。該產品針對單一融資方分期發行,每期期限1年,預期收益率7.5%。發行規模根據融資方需求而定,投資門檻50萬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