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焦慮主導權 基金覬覦支付賬戶閑置資金
互聯網金融正在滲入各家機構的業務版圖。
此前在淘寶開店的銀行、保險、券商 、基金中,保險公司已經先行起步。從4月份起,阿里巴巴旗下的網絡團購平臺聚劃算已經開展理財日團購活動,推出專屬的網絡理財產品,此前已經有保險公司推出了產品。
而銀行則走得更遠,已經有銀行涉水到了眼下最熱門的大數據業務,他們或將在未來利用起手中積攢多年的信息,迎戰大數據時代。
然而,傳統的證券期貨基金領域,則稍嫌落后。其中,就網絡開戶而言,券商雖以手握規則與技術準備,網絡開戶卻在眼下實質上等同于非現場見證開戶;期貨開戶更是由于其業務風險考量未得松動;而在網絡金融產品服務方面,券商目前雖然已經紛紛搭建平臺,但仍無實質性動作,基金的電商銷售也已經等待良久,其關鍵的兩個賬戶打通問題在目前看來仍無法解決。
從金融行業的角度來看,自身已經在努力擴展,但他們真正的對手或是來自互聯網的新進入者,他們擔憂的是,在這一輪互聯網化潮流中,是由券商引領行業改變,還是互聯網公司等第三方公司獲得券商業務牌照,從而搶食證券互聯網業務?
券商與互聯網:誰是領頭人
對于券商的互聯網之路而言,眼下能夠實踐的命題是網上開戶,但目前的進展卻與當初的設想有所不同。
“最關鍵的問題是網上開戶目前還不能脫離營業部。”有券商人士指出。
事實上,非現場開戶分為兩部分,一是見證形式開戶,一是網絡非現場開戶。前者早已開展,而后者的關鍵在于需要向客戶發放數字證書,而這由中證登建立相關技術系統,從而讓券商開展相關服務。
按照市場此前的預期,發放數字證書的過程可全程在網上完成,從而與見證形式的非現場開戶區別開來。
然而,中證登在5月中旬下發的《數字證書認證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了“數字證書應當在確認市場參與者身份真實性基礎上,采取臨柜、見證以及本公司認可的其他方式進行發放”。
這其中的見證方式,是指中證登或證書服務代理機構工作人員在經營場所外面見市場參與者、確認市場參與者身份并見證市場參與者簽署數字證書有關申請材料后,從而按規定程序為市場參與者發放數字證書。
這意味著,目前已規定的詳細方式中,并非此前市場預期的完全脫離實體、網絡化運營。
“投資者還是需要與營業部工作人員進行臨柜或非營業部見證。”一位券商零售業務部門人士指出。
這或與監管層對于非現場開戶的謹慎推進態度有關,此前證監會就指出,“證券公司發放數字證書要嚴格落實實名制”,“監管部門也將持續關注”。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管理辦法中,還預留出了一個空間,即“以及本公司認可的其他方式進行發放”,業界預期,這或是為未來的徹底網絡化發放方式留出空間。
事實上,網絡開戶僅僅是券商整體網絡化藍圖中的一部分,在券商看來,如何從網絡開戶起步,從而順延發展一整套網絡電子金融產品商務服務系統,才是關鍵。“我一直比較關注和金融互聯網有關的部分。”華中某券商零售業務部總經理表示,“眼下非現場開戶都已經開始啟動了,配合著各類創新,日后的金融互聯網概念將大有可為。”
目前,有多家券商開始搭建自己的網絡平臺,一是以華創證券為代表的自身平臺搭建、一是以方正證券為代表的與淘寶等電商平臺相合作的券商網絡店。
事實上,此前召開的2013年度券商創新大會中,將會后續落實推進的74項細分課題中,就有多項指向了互聯網金融服務,包括由協會經紀專業委員會負責的“探索證券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 、“適時啟動有關自律規則的研究制定工作”,以及由協會綜合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負責的四項課題,其中包括了“開展行業信息技術自律規則的評估修訂”、舉辦兩場“互聯網金融”交流會、“結合非現場開戶深化客戶資料保護工作、形成可供參考的案例與實踐指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