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投資者首季盈利 北京人最賺錢上海人虧最多
上投摩根最新公布的投資風向標調查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北上廣三地近八成投資者賺到了錢,其中北京人賺錢能力最強,上海人虧損最多;從投資者職業分類看,從事交通和倉儲行業的賺錢最多,而政府機關公務員投資能力爆冷墊底。
調查顯示,在投資品種上,三地對股票、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傳統投資品持有率最高,均吸引超3成投資者參與,其中參與股票投資的超過五成,廣州人更是六成以上炒股。相對而言廣州人愛股票和基金,上海人喜歡投資銀行理財產品,而北京人則介于二者之間。此外,北京人偏好國債投資,參與人數超一成。在目前最想加碼的投資類別中,股票和銀行理財產品依然最火,25%的投資者表示想加碼股票投資,23%的投資者想加碼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僅有4.8%的人想加碼國債投資,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穩定的低收益產品并不受投資者歡迎。
在最近一個季度的投資中,三地整體有近8成投資者實現盈利。從投資能力看,北京人投資能力最強,超八成投資者賺到了錢;而上海人表現最差,近三成投資者虧錢;廣州人投資介于京滬之間,八成人賺錢兩成人虧損。
而讓投資者賺到錢的產品,以返還型保險平均收益最高,其次是銀行理財產品。而從產品回報率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帶來了6%的回報,實物黃金和紙黃金回報約為5.7%。
有意思的是,從投資者的職業分類看,從事交通和倉儲行業的投資人賺錢最多,平均回報率為4.2%;其次是自由職業者,整體回報率約為4%;而在黨政機關上班的,按說接觸信息應該較多,整體綜合能力應該更強,但是事實上,該群體投資能力最差,平均回報率僅有1.3%,在參與調查的10個行業中墊底,投資回報甚至不如收益率為2.3%家庭主婦。
從投資決策上看,廣州人最為自信,投資經驗也較為豐富,接近一半的投資者不需要專業人士指導;而北京的投資者,超過六成人需要接受別人的意見。而在抗風險能力上,男人的風險偏好明顯高于女人,高學歷人群風險偏好指數較高,數據顯示,男人比女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高出近3個百分點。
據了解,該報告由上投摩根和零點咨詢聯合推出,調查方法為德爾菲法,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各采集不少于400個樣本分析得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