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大幅萎縮 收益率持平
監管層對于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繼續維持監管的“高壓”態勢。3月28日,銀監會下發《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直指“非標”資產。
“8號文”出臺后,銀行理財產品將何去何從一度成為了市場各方關注的話題。當時普遍的觀點認為,這將會拉低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及收益率?!蹲C券日報》記者對比“8號文”前后兩周銀行理財產品統計數據發現,“8號文”的落地使得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大幅下滑,但平均收益率則基本保持平穩。
嚴管“非標”資產
“8號文”首次明確限制了銀行的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投資比率,將其嚴格控制在理財產品余額的35%之內。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余額,在任何時點均以理財產品余額的35%與商業銀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的總資產4%之間孰低者為上限。而一般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所投向的信托計劃、資產證券化等債權資產全部列為非標準化債權資產。
事實上,許多銀行的理財產品投資“非標”的比率早已高于35%,該文件的出臺,勢必對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造成影響。
10年來,我國銀行理財市場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2012年全年商業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35828款,較2011年增長48.41%;新發行規模達30.36萬億元人民幣,較2011年增長78.69%。2013年一季度,理財產品發行近9000款,環比也保持較高增速。
普益財富研究報告指出,“8號文”的下發使得在短期內,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速度會暫時放緩,一方面商業銀行需要過渡時間來對現有資金池中的“非標”債權資產進行清理,另一方面則是項目與產品投資的一一對應確實會加大理財產品的發行難度。
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理財產品幾乎都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2012年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的平均收益為4.80%,較市場平均收益(4.56%)高出0.24個百分點 。雖然目前尚無專門的口徑統計非標準化債權資產類產品,但根據其資產特性和市場經驗,可以得出這類產品具有期限較長、收益較高的特征。
發行數量下降明顯
“8號文”的出臺已過兩周時間,對比新規出臺前后各兩周的銀行理財產品相關數據可以發現,該文件的下發使得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大幅下滑,但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則變化不大。
普益財富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8號文”下發的前兩個交易周(3月16日-3月22日,3月23日-3月29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分別為479款和556款,而文件下發后的第一個交易周(3月30日-4月7日),就急劇下滑至僅有324款發行。當然,發行量當周大幅下滑與受清明節假期工作日減少影響也有些關系。在最新一周(4月8日-4月12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雖然小幅上升至364款,但與此前曾創下的556款的新高的發行數量相比,下跌幅度顯然較大。
預期收益率方面,在“8號文”下發的前兩個交易周,其預期收益率分別為4.3175%和4.2602%,而文件下發后的最近兩周,則分別為4.2729%,4.2781%和數據相差不大。
雖然“8號文”的出臺,不可必免的給理財產品市場帶來了沖擊。但普益財富研究員劉芳也指出,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投資受限,實質是倒逼銀行理財業務轉型,而不是封殺或封堵理財業務的發展。這將在短期內對理財市場造成負面影響,但長期將利好整個理財行業的健康發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