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抽查11券商很受傷 30企業材料重量上千斤
由于尚有部分企業未提交自查報告,抽查企業的名單選取工作將分兩次進行,本次抽取范圍為已提交自查報告的企業。根據反饋意見回復延期不得超過兩個月的規定,相關自查報告應在5月31日前報送。對這部分企業,在自查報告提交之后,將抽取第二批企業名單,開展抽查工作
兩個月的IPO財務核查對IPO堰塞湖來說,作用越來越明顯。截至4月9日,IPO核查啟動以來有162家企業撤銷IPO申請,同時,還有107家企業中止審查。IPO企業申報數量由過去的815余家,銳減200余家,至615家。
4月3日,證監會完成抽查企業選取工作之后,此次IPO核查工作進入新階段。度過了忙碌的2月和3月后,30家被抽查企業以及券商投行、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在內的中介機構們將迎來最“殘忍”的4月——他們將等待證監會的抽查。首批30家接受抽查的在審企業名單是通過抽簽方式產生,總數約占已提交自查報告企業的5%,其中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分別為7家、13家、10家。
30家企業被抽查材料重量上千斤
證監會針對30家抽查企業底稿的核查工作正式展開。
網絡媒體4月9日報道稱,“據光大證券投行人士透露,證監會要求,被抽查企業4月9日到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報送自查工作底稿。同時,證監會還從會計師事務所抽人員參加抽查工作。”上海一家券商保代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確認了此說法。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的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日前,天健選派10個人的團隊參加證監會IPO項目重點抽查工作。據悉,抽查人員將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接受培訓后,于4月10日至4月13日開展第一批項目工作底稿審閱;4月14日起赴現場工作,預計至6月底前結束。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指出,由于尚有部分企業未提交自查報告,抽查企業的名單選取工作將分兩次進行,本次抽取范圍為已提交自查報告的企業。根據反饋意見回復延期不得超過兩個月的規定,相關自查報告應在5月31日前報送。對這部分企業,在自查報告提交之后,將抽取第二批企業名單,開展抽查工作。
至5月31日,既未提交自查報告,也未提交終止審查申請的,證監會將啟動專項復核程序,要求另聘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對發行人財務資料進行復核;證監會將視復核情況決定是否進行現場檢查或提請稽查提前介入。
這兩日在微博上曬底稿的重量似乎成為了投行員工們苦中作樂的一種方式。“506公斤底稿。”一位中介機構員工在微博上曬出來的申報材料底稿重量,根據其放在微博上的圖片目測約這些材料共裝了11箱。
大略瀏覽一遍微博,中介機構們曬出來的申報材料重量大都在百公斤以上。“一般申報材料有10套,每套大約有10本,怎么也要100多本,再加上會計師出具的各種說明,確實有百公斤了。這次證監會就要我們提供底稿目錄或者清單,要不然這么多東西根本沒法交接,沒法查閱。”上述保代表示,“運到上海后,還要兩天內運到企業去,工作量不小。”
創業板106家撤單IPO現新公司申請
此前,市場還在為IPO撤單數量未達預期而擔憂,如今中止審查和終止審查企業數量激增,讓二級市場壓力得以釋放。
此次撤銷申請的162家企業,創業板公司占據了絕對主力,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分別為9家、47家、106家。證監會在此前召開的財務核查會議上曾強硬表示,“申請創業板發行的企業一旦業績出現下滑,毫不猶豫地要撤材料。”因此,創業板的高撤回來已在意料之中。
相比之下,主板和中小板沒有業績下滑的硬性條件,除非出現重大業績不確定性和其他發行條件問題,否則不會輕易撤銷材料。因此,業內人士預計,主板和中小板主動撤材料的公司可能是發現了不能自圓其說的重大問題。
具體來看,主板11家企業中,近八成為制造業;中小板49家企業中,同樣有超過六成的企業是制造業,大多為涉農和餐飲類企業,也屬于敏感和復雜的行業;創業板106家企業中,除18家已經處于中止審查狀態的企業外,其余企業行業分布較為分散。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證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有107家企業因未完成自查工作而提交中止審查申請。業內人士預計,接下來撤材料的企業從中誕生的概率較大。
這些未能按時提交自查報告的企業中,特別惹眼的是神舟電腦和歸真堂。神舟電腦此前連續4次沖擊IPO,終于在2012年7月31日順利通過發審會,拿到了A股“入場券”,誰曾想一場IPO核查有可能讓這家公司上市計劃再次擱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