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牌照將不再稀缺 營業網點開設反更謹慎
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一部主任歐陽澤華13日表示,希望通過批設專業性證券公司,吸引社會上各種資源,推動證券公司商業模式和管理機制的轉變。他透露,對于業務牌照的放開,將總結過去一些實際做法,借鑒成熟市場經驗,比如凡是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都可以申請相應的業務牌照。
近日發布的《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監管規定(征求意見稿)》顯示,券商設立營業網點擬取消經營業績要求和地域限制;同時,非現場開戶業務也即將推出。
多位證券公司負責人表示,監管部門的快速松綁,不僅不會引發他們的新一輪大擴張,反而促使公司在營業網點開設上更為謹慎,甚至有公司內部對未來經紀業務發展的戰略產生了較大分歧。
“我們之前有在今年新開設20家營業網點的計劃,但最近公司內部意見分歧很大。”某小型證券公司負責人透露,公司營業部數量總體不多,一直有擴張計劃。但最近監管部門連續推出幾項新政策,傳統經紀業務的發展前景日益黯淡,加之網絡經紀時代很快就要到來,所以公司決策層對于是否還要進行大規模的實體擴張,產生了不同看法,股東也開始舉棋不定,直到現在還沒有定論。
多年約束一旦放開,很多券商首先想到的不是迅速擴張,而是市場風險。目前,齊魯證券已經在全國擁有175家營業部,公司副總裁鐘金龍認為,分支機構設立的松綁以及非現場開戶是對經紀業務未來發展方向影響最大的兩項政策,等于有關部門把市場經營風險的把控權給了券商。營業網點的開設不僅是開拓業務,也會增加成本,所以他們將根據監管動態的變化,按照公司經紀業務發展戰略方向去設計網點規劃方案,不會貿然擴張。
他說,最近幾年行情持續低迷,業內新設的營業部很多都處于虧損狀態,這就需要券商精打細算,對現有的網點進行優化和合理調整。此外,營業網點的設立與公司的管理能力、人才儲備等息息相關。目前,齊魯證券在設立網點時都要進行詳細的前期調研,對成本投入、通道業務和非通道業務等收入來源要進行測算,如果營業部兩年內能實現盈虧平衡才有可能考慮開設。
“公司會‘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整合現有網點,特別是長期虧損的網點,一方面則是開設新網點。”目前擁有25家營業部的紅塔證券負責人表示,以前因營業部牌照的稀缺性,即便網點長期虧損都不敢輕易整合,隨著稀缺性的消失,公司會對現有網點進行全盤梳理和規劃,并慎重考慮新設網點。未來,公司將根據監管政策的變化、創新業務的發展等對營業網點的規模和數量實現動態管控。由于資本實力不如大券商雄厚,為控制成本,紅塔證券今后新設網點還將重點考慮輕型營業部,將單個網點的年運營成本控制在幾十萬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