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證券:動蕩期后重構牌局 余維佳獨自撐場
董事長接任者應該是現任重慶市國資委主任崔堅,“崔堅更市場化一些,和余維佳的改革理念比較一致”
這一刻,西南證券處在如此微妙的變局中。
羅廣因涉“不雅視頻”被免職,董事長一職空缺,據重慶金融人士透露,接任者可能是重慶市國資委主任崔堅。
事實上,在不雅視頻涉事名單公開之前,西南證券內部就已經頗不平靜。去年,總裁余維佳在內部推行市場化改革,以薪酬體制改革為主,但期間遭到不小的阻力,曾一度傳出他將要辭職的消息。
“西南證券的薪酬在券商中屬中等偏下水平,盡管重慶高層表示支持薪酬改革,但公司內部層層阻力,實施并不容易。”西南證券一位內部人士說。
真正的沖突是,帶有明顯市場化印記的余維佳認為“券商是靠風險議價的”,他是渴望大展拳腳的,而國有體制下西南證券卻有著“長官意志”,寧愿原地踏步不冒險。
下一步,董事長的接任者直接關系余維佳的去留,及西南證券的轉向。
傳國資委主任崔堅接棒董事長
1月24日,重慶市對涉及不雅視頻的5名重慶官員予以免職,其中包括西南證券擬任董事長羅廣。
“在公開被免職之前,羅廣照常上下班,幾乎每天都到辦公室。”多名西南證券內部員工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兩個月前,羅廣卷入不雅視頻一事在西南證券就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2012年8月,羅廣擬任西南證券董事長,實際履職已5個月,因尚未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重慶證監局沒有正式批復。而2012年10月31日,羅廣已通過證券公司高管資質水平測試,但重慶證監局仍未放行。
“當時關于羅廣艷照門的事情,已經小范圍傳開了,重慶證監局擔心有風險,出于謹慎考慮,一直沒給他批,不敢批。”一名知情人士透露。
“雖然一直不說是履任董事長,但國有企業任命了他是董事長、一把手,重大事情就是他抓主意。” 即使在內部知曉他涉事之后兩個月,羅廣對西南證券大小事情的決定權仍緊緊抓在手里。
羅廣生于1962年,曾任西南農業大學教師、人民銀行重慶分行營業管理部副主任、重慶市銀監局副局長、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重慶市金融辦主任。
艷照門余波,使處于多事之秋的西南證券更加暗流涌動。2012年,總裁余維佳從王珠林手中接棒,在他短短的一年總裁任期中經歷過兩任董事長,一個是翁振杰、一個是羅廣。
“羅廣和他前任翁振杰,個性都比較強勢,幾乎水火不容。”重慶金融系統某知情人士透露,不管是出身于公務員系統的羅廣,還是身兼多職的翁振杰,兩任董事長與余維佳的經營理念都不一致。
面對理財周報記者的提問,余維佳表示:“從某種層面講,我跟其他人都不存在什么利益沖突”。他說,“我快50歲了,也快退休了,很多事情也相對看得開。”
2012年初,當余維佳從招商證券帶了三四十人的團隊到了西南證券,賣方研究機構一致看好。國信證券分析師邵子欽認為:“余維佳在帶來市場化競爭機制的同時,也帶來了優秀的人才。2013年有望進入10億元的新階梯。”
理財周報記者統計,按2012年1月-12月公布的月報數據,2012年西南證券創造的凈利潤為3.39億元,比2011年凈利潤2.63億增長了41%。
對這樣的業績,余維佳并不滿意,他的預期是五六個億甚至更多,但各方面的掣肘使其即使處于總裁之位也難以大展拳腳。
目前,西南董事長一職由余維佳代行職責,“重慶市需要一段時間、大概一個月,來調整、物色和任命新任董事長”,前述金融系統知情人透露,接任者應該是現任重慶市國資委主任崔堅。
“此前翁振杰離開董事長位置時,繼任者本來就定好是崔堅,羅廣只是第六人選,但后來不知道為什么選了羅廣。相對而言,崔堅更市場化一些,和余總的改革理念比較一致。”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西南證券內部人士透露。
公開資料顯示,崔堅現年58歲,山西安澤人,目前為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黨組副書記,重慶市國資委主任、黨委常務副書記。
薪酬改革之艱
一直以來,西南證券的薪酬在所有券商中屬中等偏下水平,地處重慶的西南證券,如何吸引人才是關鍵。
余維佳到任西南證券之后,除了招商證券投行的二三十人也跟隨其后,原招商證券負責量化投資的董江文也加盟西南證券擔任量化投資部總經理,西南證券還從招商證券風險控制部門招來一名負責人擔任自營業務副總經理。不過原招商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柳星明,則最終沒有留在西南證券。
據了解,余維佳在入職西南證券之后,有幾個動作。首先是以阻力較小的“做加法”方式,補齊西南證券的基金投研服務和量化投資短板。在營業部管理方面,2012年6月末正式引進國信證券的準企業家制度。同時,在平臺建設方面學習招商證券的E柜通,對營業部提供全方位支持。
但最關鍵的是薪酬改革,余維佳曾向記者表示:“希望將西南證券的薪酬提高到國內券商的平均水平,讓券商人才愿意到西南來,以前太低了沒有人愿意來。”
“中下層員工對余總期望很高。如果能放開手腳運作,肯定能做得很好。”前述西南證券員工對記者說,他的言下之意是,余維佳的一系列市場化改革方案在內部阻力重重。
余維佳到任西南證券之后,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了一個薪酬改革方案,針對公司全部員工。但據理財周報記者了解,該方案啟動了一段時間但未能徹底實行。
西南證券多名員工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目前西南證券薪酬尚處于券商中偏下水平,缺乏競爭力。去年12月,重慶市高層領導約見西南證券高管團隊時曾重點談及薪酬體制改革,上述高層領導明確表示券商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人才,而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關鍵。
據了解,目前,西南證券的大部分員工收入都有所增加。但薪酬改革并沒有真正完成。
近日,又傳來西南證券投行部門降薪20%的消息。一名西南證券的保代證實:“有過降薪20%、取消保代津貼、取消
行政津貼的說法,但目前具體怎么實施還不清楚。”
而西南證券研究所北京員工則表示,“公司剛剛發了漲薪通知,研究員工資有所漲。普通研究員原來底薪是5000多塊一個月,現在漲到8000多塊。”
西南證券回應理財周報則稱:“絕對沒有降薪20%的事,大部分員工收入都有所增加,有可能為了增加激勵效果,某個部門的薪資結構有調整。”
去年12月,重慶市高層領導約見西南證券高管團隊時,曾重點談及薪酬體制改革,對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的待遇持支持態度。
“盡管重慶高層表示支持薪酬改革,但公司內部重重阻力,實施并不容易。”西南證券一名內部人士說,西南證券內部派系復雜,有既得利益者,有擁護前總裁王珠林的舊部,還有來自招商的團隊。
對薪酬改革的效果,余維佳表示:“只能說啟動了并且有一定的效果,但離我設想的效果還有很大的偏差。”
轉型壓力持續發酵
西南證券內部較為關心的薪酬改革問題,因種種原因,目前進展不大。余維佳帶著幾分無奈,稱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于行業特殊性,在券商治理結構中,董事長和總裁存在分歧和沖突的概率遠高于其他行業。事實上,余維佳除了要透過重重的改革阻力,當時又必須承擔業績的壓力。
2012年9月,余維佳曾對理財周報記者透露,當時他最關注的是自營業務。從6月份開始,西南證券連續三個月虧損。其中,6月虧損1861萬,7月虧損7118萬,8月虧損1.37億。西南證券方面曾回應,主要是自營業務浮虧導致。
而在2012年上半年,西南證券自營投資業績可圈可點。在3.54億營業利潤中,自營業務貢獻了2.26億,營業利潤貢獻率為63.8%。這一業績,也比前年同期自營業務6088萬的營業利潤,增長了271.38%。
據興業證券研究員張穎統計,西南證券第三季度虧損,期末規模58.69億元,比年中規模下降13.02%。前三季度累計盈利1.05億元,其中三季度虧損1.33億元。
余維佳對自營虧損并不擔心,“自營業務敏感度比較高。短期波動,一定會回來。”但由于自營虧損較大,其仍承受了較大的壓力。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余維佳曾提出,希望提供一些條件支持,他能為西南證券貢獻兩三個億的收入,其間按照60%的成本計算,一半是人工成本,“6000萬分給100個人,人均就是60萬。”但最終沒有實現。
2013年1月14日,西南證券臨時股東大會,西南證券管理層提出的《關于公司在香港設立子公司的議案》,第二大股東建銀投資投以棄權票,第三大股東重慶信托則投了反對票。該方案由于大股東重慶渝富力挺,而被通過。
在股東大會現場,二股東重慶信托代表反對的理由是,西南證券對在香港設立子公司一事并沒有詳細的可行性報告,僅參考國內其他證券公司的做法不妥。
“這應該是工作疏忽,具體方案沒有與股東充分溝通。事實上,翁總比任何人都希望西南證券成立香港子公司。”一名參與西南證券香港公司運作的人士對理財周報記者說。
“在成立香港子公司這個問題上,我們和股東方面是沒有分歧的。設立香港子公司是必經之路,投行客戶要在海外融資,你不能提供這方面服務就比別人少了一條腿,跟其他券商相比就有短板。”余維佳如此回應理財周報記者。
“動過辭職的念頭”
過去一年,西南證券高層經營意見有所分歧,加之市場低迷,2012年的西南證券顯得如此微妙。高層頻頻變動,未來董事會與管理層能否齊力重塑西南證券,也是市場的疑慮所在。
帶著明顯市場化烙印的余維佳,認為“券商是靠風險議價的”,一開始在西南證券內部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但他任期內的兩任董事長都并不認同這種做法。
西南證券有著明顯的國有企業痕跡,據稱“長官意志”比較濃烈,余維佳的一系列市場化改革難免掣肘,處境尷尬,曾一度傳出他將要辭職的消息。
“我很肯定地說,我并沒有提交辭呈,也沒有辭職。”1月22日,西南證券總裁余維佳回應理財周報記者時說。
“前一段時間,余總確實有想走的想法,但被大股東挽留了。”西南證券前高管告訴理財周報記者。
“去年11月份的時候,是有過這個想法,并不是我想去其他券商,是不想干活了。”當記者再次向余維佳求證時,他回復道。
然而此前,余維佳曾向理財周報記者表露心跡:“有些事不是你一個人能改變得了,我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我不能為大家干活,不想為大家干活了,那我會選擇離開,不能占著位子。”
在余維佳原先的規劃中,“短期內把自營做好是權宜之計,還是要把各業務板塊做上去,包括投行、資管、經紀業務,以及創新業務,百花齊放。隨著制度和人員的到位,到年底應該能體現出效果來,2013年西南證券各項業務會上一個新的臺階。”當時他意氣風發。
如今,誰來接任董事長,這直接關系到余維佳的去留和西南證券的轉向。據重慶金融系統人士透露,未來的董事長人選可能是重慶市國資委主任崔堅。
西南證券那些
被時間記錄的人
1999年12月,西南證券成立。張引與孫兵是最早一屆的領導層,可惜卻于2005年8月,因“浙大網新”事件被免職。
張引和孫兵也許沒有開一個好頭。西南證券高層,尤其是董事長和總裁向來都是因違法亂紀之事而被“下課”。這似乎已成西南的傳統。
張引、孫兵離任后,蔣輝任董事長,范漢熙來做總裁。從2007年開始,歷時近一年半,兩人促成了西南證券的上市。2009年2月,西南成功借殼ST長運。而范漢熙卻在離成功僅一步之遙時選擇離場。王珠林在上市前夕接下總裁一棒。蔣輝也在上市當年辭去董事長職務,只掛了董事和副董事長的頭銜。翁振杰就是于此時上馬,任西南證券董事長。
登陸資本市場后的西南證券,并沒有青云直上。2009-2011年,西南證券營業收入分別為20.53億元、19.36億元和10.4億元,同期凈利潤則是10.07億元、8.05億元和2.63億元。可以看出業績呈直線下滑趨勢。
翁振杰和王珠林在位時,做的最大貢獻便是西南證券2010年定增和2012年收購銀華基金。
2010年9月,西南證券非公開發行股票41870萬股,發行價格14.33元/股,募得資金60億元。這是西南證券上市以來首次融資。
2012年1月,西南收購銀華基金20%股權,使持股比例達到49%,西南成為銀華基金的第一大股東。這之后的2月,王珠林在董事會換屆中卸任總裁一職,轉而到銀華基金任董事長。
翁振杰與王珠林本還打算收購國都證券,2011年3月開始與國都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歷時一年半后,于2012年8月宣告談判破裂,收購失敗。當月,董事長翁振杰與副董事長王華剛雙雙提出辭呈。當時外界以為,翁振杰的離開是因國都項目的失敗。而早在2011年初,翁振杰就被實名舉報“涉黑”。
現任總裁余維佳是去年4月從招商證券過去的,余維佳過去時被市場寄予厚望。翁振杰走后,余維佳代履董事長職務。直到羅廣到西南履職。羅廣是西南證券史上任職時間最短暫的董事長,幾乎是一閃而過。短短不到5個月時間,羅廣便因為“不雅視頻”而自斷其路。(楊慶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