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創新大盤股發行方法 建立轉板機制
1月2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總辦召開中層以上干部會議,傳達2013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及全國證券期貨監管系統紀檢監察工作會議精神。上交所提出了落實證監會十項工作部署的初步意見。
一是“寓監管于服務”,拓展多層級藍籌股市場深度與廣度。上交所要重點吸引細分市場龍頭企業、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行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優質企業發行上市,優化上交所上市公司結構;要總結參與上海、浙江兩地股權市場發展的經驗,形成有效支持場外市場建設的工作機制,推動多層級藍籌股市場發展。
二是以強化市場約束機制為出發點,推進新股發行改革和退市改革。上交所要研究新的工具和手段,創新大盤股發行方法;推動建立不同市場層次間的轉板機制,提供多層次籌融資渠道;研究推出優先股等新產品;嚴格落實新退市制度,根據實施情況完善配套規則及后續交易制度安排,及時向當地證監局和地方政府通報重點公司退市風險。
三是以強化上市公司質量與效益為宗旨,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推進公司治理建設,引導上市公司完善內部控制和履行社會責任;研究創新并購債券、并購基金、過橋貸款等配套措施,簡化并購重組、再融資程序,支持上市公司重組兼并、做優做強,引導上市公司更加注重有質量和效益的增長。
四是以形成穩定的市場估值核心為目標,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上交所要通過機構投資者服務平臺建設、機構投資者發展計劃,建立注冊機構投資者服務制度,大力發展涵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托、專業投資公司等各類機構投資者;同時,分步驟推出證券公司資管產品、基金產品、資產證券化等多種金融產業業務,形成發揮機構投資者市場估值核心作用的有效機制。
五是支持跨境ETF產品發展,為投資者全球配置資產提供便利,全面提升國際化水平。上交所要開辟多樣、便利、低成本的國際投資者服務渠道,加快跨境ETF產品開發,擴大與境外指數機構的合作范圍,充分利用QFII、QDII規模大幅擴大的良好機遇,力推新的產品和服務方式,提升國際化水平。
六是以互動交流為手段,提升投資者服務和交流的實效。上交所要繼續優化網絡學院建設,通過“上證互動易”、每月問答、面對面交流等方式,提升交易所對投資者的服務水平;鼓勵上市公司廣泛開展業績推廣會、重大事件說明會,引導上市公司改進與投資者交流的實效。(謝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