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部署2013重點工作:新三板擴容居首
1月21日-22日,每年證券市場的重頭會議——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如常進行。
按照慣例,21日的會議以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的工作報告為開場,郭樹清從概括過去五年和2012年資本市場工作、分析當前形勢與資本市場改革使命、部署2013年重點工作三大部分進行了論述。
此后,會議還進行了分組討論工作報告與工作部署,證監會各分管負責人也相繼做了主題發言。
“今后一段時期,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礎將更加堅實,資本市場正面臨難得的戰略機遇。”這是郭樹清強調的今后資本市場的發展背景,而經歷了長期市場調整后,整體改革空間已重新打開,這或意味著2013年資本市場改革力度仍將延續。
10項重點工作布局2013
作為會議的重頭戲,郭樹清的2013工作報告備受關注。與市場熟悉的郭樹清公開演講風格一樣,其在報告過程中并未僅照搬二十多頁演講稿進行,而是挑選重點進行論述。
郭樹清透露的十大重點工作或釋放更多改革紅利。
對比2012年的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布局可以發現,去年的五大重點工作以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打頭;在2013年,郭樹清則將改革的方向細分為了十項。
記者注意到,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新三板’試點范圍”再次回到了監管工作會議部署的2013年工作重點首位。
在這部分的工作部署中,包括了擴大“新三板”試點范圍。完成各類交易場所的清理整頓,繼續引導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規范發展,鼓勵證券公司探索建立柜臺交易市場。繼續推動債券市場制度規則統一。深化債券市場互聯互通。落實跨市場執法安排,加大對債券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完善公司信用類債券制度規則,積極推動品種創新,有序擴大中小企業私募債券試點。探索完善債券評級和債券增信機制。
這分別指向了場外市場、債券市場發展的兩個方向。
而在“新三板”交易所已經掛牌、交易規則仍待解答的眼下,“新三板”工作重回部署首位,或意味著場外市場建設的突破速度將得到提速。
2012年的新股發行體制和退市改革無疑是改革的重頭戲之一,在郭樹清的2013年布局中“進一步深化發行和退市制度改革”同樣被重點提及,列為第二項。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中,新增了“開展對首發在審公司財務專項檢查工作,推動中介機構切實履職盡責”的部署,從目前監管層透露的態度來看,IPO在審企業財務專項檢查或成為常態化工作。
同樣將進入常態化的還包括上市公司退市。會議指出,“積極穩妥落實新的退市制度改革措施,不斷完善相關配套制度規則和市場化機制,實現退市的常態化。”而在目前業界認為退市制度仍嫌寬松的背景下,相關規則或會得到進一步的修訂完善。
而在近期廣受關注的對外開放措施中,郭樹清明確提出要繼續推進對外開放。
其中,這包括了進一步完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安排。繼續擴大QFII、RQFII的投資額度,增加投資便利性。繼續支持跨境ETF產品和跨境債券市場發展。推進期貨公司境外期貨經紀業務試點。繼續支持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走出去”。繼續做好雙邊、多邊對話與談判工作。
此外,郭樹清提出的十項工作內容還包括不斷促進上市公司質量提升、進一步發揮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大力培育機構投資者隊伍、繼續引導各類中介機構規范發展,持之以恒地做好投資者教育和服務,切實改進市場監管和執法,進一步營造有利于資本市場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等。
數說2012資本市場
作為被市場喻為“郭氏新政”一年的監管部門負責人,郭樹清亦回顧了過去五年與2012年資本市場的發展情況。
這包括了積極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新股發行、退市等重點領域改革,健全投資者保護機制,加強信息披露和規范公司治理,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創新發展,加強市場稽查執法,積極穩妥推進對外開放等十個方面。
其中,一系列的數據或可詮釋這種改革的力度。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方面,“新三板”與債券市場發展無疑是重頭戲之一,2012年公司債發行額同比增長95.9%、全部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額同比增長58.8%;76家企業發行私募債籌資94億元;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已有16個省區市通過驗收。
據了解,目前交易所清理整頓工作進行順利,還有大批省區市正在報送審查過程中。
而在以新股發行、退市改革等為抓手的資本市場優化機構改革中,2家公司在深交所終止上市,上交所“風險警示板”中43家企業納入特殊交易管理機制,約70%的并購重組項目已無需證監會審核。
強化投資者回報方面,則以境內上市公司實際現金分紅4772億元、449家公司公告股東和高管人員在二級市場累計增持49.58億股、19家上市公司公告回購股份做出答案。
此外,投資者保護方面,據此前的信息顯示,證監會正在探索成立設立專業性的機構,進一步保護投資者,而這可能涉及到示范訴訟等新領域。
以QFII和長期資金入市為突破點的機構投資者大發展方面,2012年全年新批72家QFII和158.03億美元額度;專業機構投資者持流通A股市值比例上升1.73%。
郭樹清指出,在市場處于關鍵的時刻,1.73%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也承認,在其工作一年的體會中,中國資本市場以散戶為主的投資者結構要改變,不可能是個短期的工作,要做好長期的準備。
此外,在過去一段時間里,證監會已與社保管理機構、銀監會、保監會、央行等都建立了密切的工作聯系,經常進行交流。
這包括了積極配合社保相關部門完善投資配套規則,與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改進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和投資問題,為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等長期資金利用資本市場投資運營和保值增值做好銜接與服務。而這或為未來的機構投資者進一步創新發展提供了基礎。
期貨市場方面,2012年上市了8個期貨合約。此外,正在研究的期貨戰略性新品種包括研究鐵礦石、動力煤等;開放性的原油期貨市場建設也在推進;對碳排放權、指數、期權等新交易工具的研發力度正在加大,套保、套利等市場監管制度也在推進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國債期貨仿真交易已啟動,國債期貨上市準備工作基本完成。
稽查執法方面,除了全年受理證券期貨案件線索380件、審結行政處罰案件90件和移送公安機關33件之外,資本市場誠信數據庫的數據也首次對外披露,目前,這個數據庫已收錄約1.1萬家機構和51.5萬名個人的信息。
對外開放也是2012年資本市場的重點之一,目前,合資證券公司外方持股比例上限提高到49%。允許外資入股期貨公司,比例最高可達49%。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已經啟動研究境外公司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可行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