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司上會被否病情各異 財務審核卡殼已成主因
證監會最新披露的創業板IPO審核反饋文件,揭示了大地水刀等8家公司的上市“硬傷”。盤點各公司被否原因不難發現,監管部門在財務數據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等方面,對擬IPO企業的審核口徑日趨嚴格。
財務指標異常遭嚴審
本月上旬,證監會正式啟動對IPO在審企業的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劍指擬IPO公司虛假披露、欺詐上市、惡意造假等行為。而事實上,監管部門對企業財務數據的從嚴審查態度,在去年創業板IPO審核時已露端倪。
例如,二度上會的麥杰科技因業績預測“失準”再次折戟,顯示監管層的審核極其細致。該公司曾在2009年12月上會被否,在首份招股書中,公司披露了2009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利潤數據,同時對第四季度以及全年整體業績進行了預測,當時預計2009年全年收入為5225.48萬元、凈利潤為2212.19萬元。然而,公司在2012年7月再次申請上會時的招股材料卻顯示,公司2009年實際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僅為4698.10萬元、1428.52萬元,數據差異較大。據此,發審委認為公司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同樣因“會計基礎工作薄弱”而折戟創業板的還有雄帝科技。據披露,該公司在反饋意見回復中存在財務數據多處前后不一致的情形,如2011年度數據中“本期外購存貨”前后反饋相差-1310.04萬元,“應收票據余額的減少(期初余額-期末余額)”前后反饋差異為-180.16萬元等等,可謂漏洞百出。
此外,監管部門對毛利率等財務指標的異常表現也予以了高度關注。主營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的愛創科技去年6月29日上會被否。發審委關注到,該公司2009年至2011年硬件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883.74萬元、3275.60萬元和8404.40萬元,所占營業收入比例亦逐年提高,分別為23.22%、39.00%和67.71%。蹊蹺的是,在此期間,公司該產品銷售毛利率從最初的-10.83%急劇提升至2011年的30.64%,而公司對報告期內硬件產品銷售毛利率大幅上升的原因及其對財務報表的影響未能給出合理解釋。
另一類罕見的被否情形是,擬IPO企業存在向競爭對手采購或銷售產品的情況,對持續盈利能力構成不利影響。昊海生物IPO被否的原因之一是,公司用于生產透明質酸鈉產品的主要原材料—HA精粉、粗粉報告期內均系向唯一供應商山東福瑞達生物醫藥采購,而山東福瑞達生物醫藥系昊海生物醫用透明質酸鈉產品的主要競爭對手。發審委認為,公司向競爭對手采購主要原材料可能對公司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大地水刀也同病相憐。報告期內,公司是與自身產品終端市場存在競爭關系的美國福祿Mach 2b系列水刀切割平臺的唯一供應商( 采取貼牌銷售)。美國福祿國際公司2008年12月通過受讓大地水刀原股東5%股份成為關聯方,持股比例為4.60%。2009年度至2011年度 ,公司向其銷售的產品金額分別為866.15萬元、3314.11萬元和3989.89萬元,占總銷售金額的比重分別為9.56%、22.91%和21.22%, 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0.83%、34.11%和33.90%。發審委認為,上述情形對公司的獨立性存在影響。
光伏業成IPO折戟“重災區”
除財務數據方面的“硬傷”外,另有一些企業IPO被否的表象背后,體現的是相關行業的共性困局,這一點在走勢低迷的光伏行業尤為明顯。
受產能過剩、歐債危機及美國“雙反調查”等多重因素影響,2011年以來,國內光伏企業海外訂單劇減,產品價格持續下跌,行業景氣度急轉直下。光伏業基本面劇變,亦影響著監管部門的IPO審核標尺。
以去年6月上會被否的英杰電氣為例,公司主要從事以功率控制系統裝置為代表的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而功率控制系統裝置的客戶主要集中于光伏行業(單晶硅、多晶硅行業)。進一步來看,2009年至2001年,公司面向光伏行業銷售功率控制系統裝置的收入分別為7807.80萬元、13484.21萬元、26707.02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66.93%、73.95%、81.55%。
由此,發審委在審核意見中指出,歐洲債務危機持續、國際貿易摩擦及其他不確定因素引發國內外宏觀經濟波動的系統性風險,在一定時期內影響公司下游行業的發展,進而對公司經營和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據粗略統計,2012年以來,終止審查和IPO申請被否的擬上市光伏企業已有10家左右,包括思可達光伏、鹿山新材、快可光伏、日地太陽能、天能科技、歐貝黎、皇明股份和輝煌太陽能等。(徐銳 吳正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