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證券被迫包銷川投能源三千萬股
1月4日至7日,海通再次減持中天科技,賬面價值已浮虧9652萬元,而承銷費用才6200萬元
2012年,對券商承銷商的發行銷售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資本市場低迷,市場對一些再融資項目的認購積極性必然不高。為了完成項目獲得收益,券商不得不親自出手,余額包銷。
據理財周報記者統計,自2011年以來,公開增發承銷商余額包銷數量在1萬股的項目共有8個,其中2012年有4個。只是,券商情非得已,在股價下行下,不得不自食包銷后果,虧大了。
2012年6個增發項目5個包銷
2012年,公開增發項目已明顯少于2011年。
根據wind資訊統計,2011年一共有10個公開增發的項目,其中,承銷商余額包銷1萬股以上的項目有4個。2012年只有6個公開增發項目,出現余額包銷情況的則有5個,其中4個項目承銷商包銷數量在1萬股以上。
而作為2012年最后一個公開增發項目,興業證券承銷的廈工股份受益于股市回暖而得到市場熱捧,得以幸免。
2011年,承銷商余額包銷的總股數遠超2012年,尤其是中信建投承銷的長安汽車和東方證券、長江證券承銷保薦公司聯合承銷的長江證券,承銷商余額包銷數量分別為1.03億股和1.1億股。
2012年,余額包銷股數最多的是廣發證券承銷的金發科技,認購余股為9381.57萬股,占金發科技發行后總股本的5.7%,包銷金額約11.85億元。除了此前招商證券承銷的格力電器僅獲得承銷商認購0.18萬股,其它券商均大額包銷。
2012年1月,天山股份公開增發1億股新股,主承銷商宏源證券被迫包銷剩余的5682萬股,占發行總量的56.82%,并一舉登上第二大股東之位;3月,川投能源公開增發1.63億股,承銷商瑞銀證券包銷了3168.14萬股,占發行總量的19.44%。
投資者對增發項目的不捧場,使得一些公司被迫調整融資方案,然而即便如此,承銷商最終仍無力完全銷售出去,最后不得不親自包銷,比如中航證券的報喜鳥增發項目。
按照報喜鳥最初的融資方案,公司計劃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億股,募資不超過15億元,投入到營銷網絡優化建設項目。
但是,由于行情低迷,市場熱情度不高,報喜鳥不斷縮減融資計劃,最終發行數量不超過500萬股,僅為原計劃的5%。
即使報喜鳥放低了身段,投資者依然不捧場。其網下申購數量為零,無一機構參與,預設的250萬股網下發行股份回撥至網上發行。
而網上優先參與認購的部分,除去控股股東報喜鳥集團全額參與認購165.88萬股外,僅有8.93萬股被優先認購。網上認購中,有效申購戶數僅有409戶。
報喜鳥最終募到的資金規模只有4630萬元,與最初計劃的15億元相去甚遠。而中航證券還包銷了28.93萬股。
三名接受采訪的滬上投行人士對此也表示很無奈,公開增發承銷一直是券商面臨的一個難題,但項目必須得做。
發行困難已不僅體現在再融資項目,連IPO都出現認購不足。典型的是,2012年11月登陸中小板的浙江世寶, 原計劃發行A股數量不超過6500萬股,而最終僅僅發行1500萬股,瘦身幅度亦達76.92%。
定增項目亦是,2012年多家公司定增采取了“瘦身”計劃。2012年11月中旬,廣東鴻圖和中利科技相繼修改增發預案。其中,廣東鴻圖非公開發行底價由此前的10.16元下調為8.52元,發行數量由7800萬股調整為不超過6882萬股;中利科技則將募資總額上限由16.41億元調整為10.59億元,發行股數上限由1.7億股調整為1.1億股。
海通包銷中天科技浮虧9652萬
承銷商無奈包銷,最終自食其果。
理財周報計算了8個余額包銷在1萬股以上的項目,其承銷商的賬面價值。假設目前承銷商所持股份未發生變化,7家券商的賬面價值都大幅浮虧,唯獨包銷數量較少的中航證券賬面價值稍有盈利。
7個包銷浮虧的項目中,包銷金發科技的廣發證券和包銷天山股份的宏源證券賬面浮虧最多,分別浮虧6.88億和6.43億元。
這是任何券商都不想要的結果,增發股份上市交易不到三天,多家券商已迫不及待減持。減持獲利的有宏源證券和廣發證券,去年2月份,宏源證券兩撥減持,分別減持天山股份2444.7萬股和1037萬股,成交均價為20.93元/股和22.51元/股,兩次拋售累計套現7.45億元,累計獲利將近2700萬元。
不過,瑞銀證券并沒有這么幸運了,就在其余額包銷項目川投能源增發股份上市交易的第二天,瑞銀證券便通過大宗交易進行減持,賣出價格均為11.36元/股,低于增發價格12.22元/股。
在2011年的余額包銷項目上,海通證券認購中天科技股份,減持動作可謂是最不急不緊,卻也是在余額包銷商虧損較多的。
中天科技公開增發項目中,海通證券包銷5115.42萬股,占比高達99.99%,對應23.80元的增發價,投資總成本為9.79億元。在2011年利潤分配后,包銷股數上升至7407.76萬股,每股成本約11.22元。
中天科技定增股份上市交易以來,時隔一年,海通證券直到2012年9月才開始減持,9月25日至12月25日期間,海通累計拋售3522.53萬股中天科技股份,該時期正逢中天科技單邊下挫,減持價格平均大約為7.8元/股,約虧損1.2億。
1月4日至1月7日,海通證券再次減持中天科技股票362.71萬股,減持均價8.04元,約虧損1153萬元。至此,海通證券持有中天科技3522.52萬股股票,占比4.999996%,此后再減持,已不需再公告。
按照1月10日中天科技收盤價8.48元/股計算,海通賬面持股價值為2.99億,浮虧9652萬元,而中天科技的承銷保薦費用不過6200萬元。
此前,海通證券也包銷了威海廣泰的公開增發股份,并且每次減持幾乎均虧損。
“增發項目很容易出現破發,尤其是在行情不好時。券商不能因為IPO萎靡、有公開增發項目就接活,這類項目要謹慎承接。”滬上一金牌保代說道。(張慧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