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合約有望年內推出
商報記者昨天獲悉,上海期貨交易所將于1月8日在上海舉辦國際平臺第一階段技術系統測試培訓會,為國際化產品推出打造技術基礎,內容涉及合約交割,交易開戶,結算流程以及售匯結匯等。由于中國目前在推進的國際化期貨品種僅有原油一種,此舉被不少市場人士解讀為原油期貨獲得重大進展,技術平臺的準備已經就緒,中國原油期貨有望在2013年內推出。
據外媒報道,上期所近日派代表抵達沙特利雅得介紹方案,類似推介會在倫敦、紐約和新加坡也有舉辦。
上期所相關人士昨日表示,原油期貨合約目前仍只有初步方案,尚未敲定具體上市時間,而這個時間表需由國務院等管理機構來定,交易所配合執行。“沙特之行屬調研性質。”他表示。
該人士表示,多種因素決定了中國的原油期貨上市進程復雜。首當其沖的就是中國的期貨等金融市場的國際化開放程度不夠,而如何建立一個相對開放的市場,不只涉及證監會一家機構,還涉及到多個監管部門,如外匯管理局的協同方案。在此情況下,原油期貨如何準確定位、要實現什么樣的目標、讓海外投資者廣泛參與從而提高影響力和真正發揮基準作用,這需要進行充分調研。“如果我們的定位是亞洲的核心市場,那么亞洲的需求在哪里,哪種品質最具代表性,已有的原油期貨品種又有哪些缺陷等等問題,我們都需要有破解方案”。
華南部分石油石化交易員表示,作為基于到岸中國的首個原油期貨品種,與沙特這一全球最大的原油生產商的溝通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吸引沙特考慮到岸中國原油價格定價,還是吸引沙特成為做市商實際參與交易,都將對上期所原油期貨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美國頁巖氣革命后,中國成為舉足輕重的全球原油買家,如果吸引沙特這一全球最大賣家,上期所的原油期貨影響力讓人充滿期待。”一石油交易員表示。
據此前報道,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在籌劃面向全球的中質含硫原油期貨,計劃基于保稅交割的到岸中國價格,旨在吸引全球交易玩家參與,并逐漸形成原油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中國聲音”。
2012年以來,中國在金融衍生市場國際化的嘗試和探索步伐在不斷加快。市場預期鄭商所不久將推出中國的首個商品期權產品——白糖期權。也有貿易商表示,原油期貨的成功探索,將為未來更豐富的相關衍生品市場開辟道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