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2013年謹慎看多 稱不可對目前大盤盲目樂觀
上證K圖
2013年A股首個交易日,證券時報記者走訪了深圳數家券商營業部,與部分散戶和機構投資者進行了溝通交流。
從2007年10月算起,投資者已經在漫漫熊市中煎熬了5年,歷經了多次期望與失望的交替。從交流回饋來看,在宏觀經濟整體走弱的情況下,本輪突然爆發的行情,并沒有給普通散戶帶來賺錢效應,以QFII、基金、私募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業績表現更為搶眼。
與散戶的溝通中,大多數散戶都表示基本錯失了本輪行情,對未來市場表現出的更多是悲觀的心態。將散戶投資者的疑問進行整理歸納后,大致集中為以下幾點:本輪行情是反彈還是反轉?什么時候調整,調整幅度會有多大?追買權重股票還是買中小盤股票?目前持有的股票沒有突出表現,要不要換?什么時候換?散戶在波動中的患得患失,往往導致步步踏空、錯失良機。
對于上述種種疑問,部分機構投資者也許給出了較為合適的解答:股市暖冬來臨,2013年謹慎看多。某私募基金人士表示,從政治角度而言,換屆已經表現出一些新氣象,注重內在發展成為新的命題,也就是說貨幣刺激逐步被削弱,政府已經能容忍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小幅降低,轉而注重發展核心競爭力。經濟角度而言,轉型與城鎮化是個長期的命題,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緩步企穩中尋找新的增長點將是漫長的過程。因此總體而言,不可對目前大盤盲目樂觀,將其定性為超跌估值修復可能更為合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