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有望獲準設立基金公司
銀行系基金再迎擴容。
中國證監會25日宣布,近日,經國務院批準,擬再次擴大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范圍。
據介紹,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正在積極落實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擴大工作。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說,此次擴大試點范圍有利于繼續拓寬儲蓄資金向資本市場有序轉化的渠道,增加機構投資者數量,促進基金行業的規范發展,同時也將為商業銀行探索跨業經營運作積累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產品發行普遍困難的當下,銀行系基金憑借天生的銀行渠道優勢,往往能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分析人士稱,此次擴容意味著基金銷售“拼爹”更加白熱化。
公開資料顯示,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工作于2005年正式啟動,目前有8家商業銀行設立或者參股了8家基金管理公司。
多家銀行正在籌備
據知情人士透露,與此前試點僅允許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參與不同,本輪試點明確,“原則支持有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參與試點設立基金公司”,這也意味著將有一批城商行可被納入試點。
早報記者昨日從一位城商行人士處獲悉,其所在的銀行已在今年4月前后啟動設立基金公司的計劃。而在今年9月,包括興業、華夏在內的部分尚未設立基金公司的股份制銀行早已設立基金公司籌備組。一南方的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透露,該行早已成立了基金公司籌備小組,由于沒趕上上一輪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試點,籌備工作一度停滯。另一家總部在北京的股份制銀行亦透露,曾設立過基金公司籌備小組。
可查資料顯示,2005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與銀監會發布《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對商業銀行成立基金公司予以放行。工商銀行率先發起設立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為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發展至今,根據證監會網站資料顯示,在目前的73家基金公司中,共有8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其中,工銀瑞信、建信、交銀施羅德、民生加銀、農銀匯理、浦銀安生、中銀等7家公司由銀行直接出資成立。而2002年成立的招商基金起始由招商銀行參股33.4%。今年10月,招商銀行通過受讓荷蘭投資所持有的招商基金股權,成為招商基金絕對控股股東。
此外,還有由數家銀行控股股東參與設立的基金公司,比如光大保德信、平安大華和中郵創業3家基金公司。
“拼爹”競爭白熱化
一基金業內人士昨對早報記者指出,在弱市情況下,沒有銀行背景的基金公司,在募集銷售基金方面已經遇到了許多障礙,而銀行系基金公司有天然的渠道優勢與客戶基礎。
另一方面,即便《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規定,商業銀行可代理銷售其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發行的基金,但在代銷基金時,不得在銷售期安排、服務費率標準、參與基金產品開發等方面,提供優于非關聯第三方同類交易的條件,不得歧視其他代銷基金,不得有不正當銷售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但上述人士坦言,原本積極代銷基金的大多是旗下沒有基金的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而“可以預見擴容后情況會發生改變,基金業的‘拼爹’將更加激烈”。
基金公司對“銀行系”的忌憚并非沒有道理。從三季報的數據來看,管理的總資產凈值排名前15名的基金公司中,3家銀行系公司上榜:工銀瑞信以886.68億元的規模排名第七,中銀基金與建信基金則以589.88億元與566.11億元排名第14與15.
而這一勢頭隨著今年的基金創新產品——短期理財型基金的問世將繼續升溫。目前,僅是工銀瑞信一家所發行的4只短期理財基金規模總和就已達到361.56億元,占短期理財型基金總規模的近20%。
事實上,臨近年底,銀行系基金公司正通過發行短期理財產品進行規模沖刺。建信基金本月發行的月盈安心理財基金首募規模達到了173億元。截至昨日,建信旗下4只短期理財基金占短期理財基金總規模的17%。分析人士指出,建信基金有望借此成為2012年規模前十大基金公司。此外,民生加銀旗下成立的首只貨幣基金首募規模超百億,達144億元。
富國基金總經理竇玉明日前曾表示,10年之后的前十大基金公司仍是現在這10家的可能性不大,而展望未來,“銀行類的公司毫無疑問地要打進前十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