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影子銀行”呼聲高漲 債券市場或受沖擊
近年以來,“影子銀行”野蠻生長,導演了一場信用債供需兩旺的火熱行情。然而,隨著“影子銀行”清理整頓呼聲高漲,市場人士開始擔心對于“影子銀行”的整頓,債市尤其是低評級信用債將承壓。昨日,多名經濟學家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信用債市場可能因此受到一定影響,但影響程度多大,機構觀點存在分歧。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報告,“影子銀行”是指非銀行機構開展的信貸媒介活動。對于中國來說,IMF將影子銀行定義為“在受到監管的銀行體系外的金融中介活動”。通俗地講,中國的影子銀行主要包括以下三種金融活動:地下銀行、信托產品以及商業銀行從事的理財產品活動。
劉利剛說,研究團隊的報告顯示,從理財產品的流向來看,多數理財產品流向房地產和政府融資平臺,由于這兩個行業的商業銀行信貸受限,其必須提供較高的收益率。此外,公司債券由于其收益率較高,也是理財產品的主要流向之一。
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市場存續的理財產品規模已經達到6.73萬億,比去年年末的4.59萬億增長了逾兩萬億,增幅近47%。而且,理財產品中債券投資占比較高,根據Wind統計,理財產品的基礎資產有27%是債券類資產。
國泰君安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今年年底銀行理財產品余額有望達到7萬億,其中約60%會投向貨幣債券市場。
申銀萬國的研究報告認為,2013年“影子銀行”的潛在監管約束可能會對債市產生一定的負面沖擊。在對高風險資產進行局部清理的假設情形下,低評級信用債將首先承壓,高流動性資產影響或相對較輕。中投證券分析師則指出,針對“影子銀行”進行整頓的政策風險值得關注,未來可能會影響到信用債資本成本上升和理財配置意愿。
但也有研究機構認為,“影子銀行”的整頓可能給債券市場帶來利好。一是對于“影子銀行”的整頓,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社會融資總量的擴張,而經濟觸底回升,又客觀上要求債券等其他融資渠道來彌補資金的不足。預計2013年信用債融資將在2012年的基礎上繼續以“萬億級”的體量擴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