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貿聯委會達成50多項共識
當地時間12月19日,第23屆中美商貿聯委會(JCCT)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閉幕。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雙方以坦誠、務實的原則對各自的主要關切交換了意見,最終取得了50余項成果和共識。
在當天下午的簽字儀式上,中美雙方代表簽署了兩份合作文件,分別是關于支持中美貿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與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研究第二階段報告。
據陳德銘介紹,在當天進行的大范圍和小范圍討論中,中美雙方共就36項議題展開了討論。在具體成果方面,中方承諾將繼續加強知識產權執法,推動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軟件正版化,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過程中平等對待外資企業。中方還承諾推遲出臺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這為美國汽車進入采購名單帶來了機會。
出席本屆商貿聯委會的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對今年的成果感到滿意。
陳德銘表示,中方的最大關注在于給予中國公平的貿易投資待遇。他提出美國應該保證安全審查的透明公正。“雖然美方給予了口頭上的承諾,但還需要通過一個個案例來證明。”他說。
美方則反復強調了美國投資環境的透明和開放程度。美國貿易代表柯克表示,美國歡迎各個領域的外國投資,也鼓勵中國投資者赴美投資。“中國投資者在技術、風能、能源等領域都有投資,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需要經過政府的審查。”柯克說。
美國對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問題也是中方的主要關切。在本屆聯委會期間,美方表示將努力促進高技術產品的對華民用出口,及時處理中方提出的物項申請,支持兩國在民用核能領域的高新技術合作,放寬對部分軍民兩用物項的管控,并使中國從中受益。
美國商務部代理部長布蘭克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方將向中國出口更多的民用高科技產品,確保中國與其他國家一樣能夠得到在解除管制名單之列的民用產品。
但陳德銘表示,盡管中美之間就此達成了一些成果,但時至今日美方并沒有實質性的放寬管制。“我們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陳說。
美方的主要關切為知識產權保護、不以技術轉讓為前提的市場準入以及推動中國加入政府采購協議。知識產權問題是本屆聯委會的重點討論議題之一。陳德銘透露,在推動中央、省級政府的軟件正版化之后,中方將從2013年開始在國有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中推動軟件正版化。
美國商務部知識產權事務助理副部長特瑞莎·瑞接連用“好”來形容本屆商貿聯委會的成果。“我們討論了很多話題,形成了積極的共識,這樣的對話應該繼續下去。”她對本報記者表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