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兄弟否認暴跌與《一九四二》有關
繼影片《一九四二》上映后,11月30日華誼兄弟股價忽遭跌停。12月3日,華誼股價再跌6.02%,收盤價僅為12.17元。經過這兩個交易日,華誼兄弟市值蒸發近13.43億元。
華誼兄弟K圖
首周末累計票房約1.5億元
華誼兄弟否認暴跌與《一九四二》有關
對于股價的劇烈震蕩,華誼兄弟方面表示,從數據分析來看,此次下跌與前段時間創業板整體跌幅相符,屬于個股補跌。
繼影片《一九四二》上映后,11月30日華誼兄弟股價忽遭跌停。12月3日,華誼股價再跌6.02%,收盤價僅為12.17元。經過這兩個交易日,華誼兄弟市值蒸發近13.43億元。
對此,華誼兄弟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屬于補跌現象,是觀望中的二級市場借機釋放減倉壓力所致。”華誼兄弟還透露,初步統計電影《一九四二》的首日票房成績為2600萬元左右,首周末累計票房1.5億左右(最終結算數據可能略有誤差),當日在全國影院排片量高達37%,保持全國第一。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沈哲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華誼股票表現不佳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投資者對《一九四二》的票房預期較悲觀,雖然華誼官方公布首日票房突破2600萬元,但是低于市場預期,《唐山大地震》首日票房達3620萬元;第二,與華誼第三季度凈利潤虧損有關,華誼的第三季度報中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下跌25.67%,華誼進行全產業鏈擴展,前期投入大,三到四年之后才能較穩定盈利,存在較多風險。”
股價下跌或屬市場補跌
昨日,記者實地走訪了北京朝陽區UME、新華國際等影院,影院工作人員均向記者表示《一九四二》的票房情況良好。以UME影城安貞店為例,12月3日當天《一九四二》排片量為20場,《少年派》18場,《王的盛宴》11場。
對于11月30日股價發生劇烈震蕩,華誼兄弟方面向記者表示:“從數據分析來看,此次下跌與前段時間創業板整體跌幅相符,屬于個股補跌。不排除受營銷因素影響,以及市場預期過高,加之網絡上不實票房數據和評論等信息影響,導致市場在一段時間的觀望后,借機釋放減倉壓力。”
華誼兄弟方面還解釋道,當日機構對華誼兄弟產生分歧,在部分機構大量賣出的情況下,也有不少機構開始入場買入。買入前5家席位中有4家也是機構席位,合計買入3788.34萬元。但是整體機構持倉量沒有太大變化,在總股本的1%以內。
此前,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對于這種輕資產的行業,一部電影收益不好可能會造成很大的沖擊,包括他的股權激勵、融資問題等。”
對此,華誼兄弟表示2013年將會有8部電影上映,未來除電影外,增長點更多會來自新業務布局,包括電影院、新媒體和文化旅游等板塊,同時在并購重組上有望取得比較實質性的進展。
公司2012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6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99.73%,比去年同期下降約2個百分點。
停發密鑰再露與院線矛盾
根據“電影票房”微博爆料,在《一九四二》全國公映前夕,制片方華誼兄弟突然決定對兩部《太極》票房低和有密鑰無票房的影院停發《一九四二》密鑰,共有362家影院遭停發。其中包括中影旗下42家影院、上海聯合院線旗下20家影院、北京新影聯旗下8家影院等。
昨日,華誼兄弟一位內部人員回應《證券日報》記者:“密鑰的事情已經解決了,只是和影院的一個溝通過程,和影院溝通之后,逐步都發了。”
然而,這種制片方“一怒之下”突然拒絕給影院發密鑰的做法卻是史無前例的。一位電影制片人向記者解釋,華誼這種“反契約”的行為有可能是因為此前這些影院在影片宣傳、排片上不重視,或者對票房有虛報、漏報的嫌疑,導致票房收入不理想。另一方面,只有像華誼兄弟這樣的大制作商才有魄力拒絕向影院停發密鑰。
據悉,在《電影產業促進法》中明確指出電影院不得偷漏瞞報票房收入,如果影院對制片方謊報票房將對制片方的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然而華誼兄弟方面沒有公開解釋不給影院發密鑰的原因。
沈哲彥表示:“這揭示了院線與制片方對票房分成的矛盾,停發密鑰的影院大多是在兩部《太極》中票房較低的影院,其原因主要是影院的區域位置較偏,但也不排除部分影院謊報票房的可能。”
華誼兄弟“賀歲劫”:《一九四二》不掙錢?
11月29日,導演馮小剛的作品《一九四二》登陸熒幕,奏響了年尾電影賀歲檔的序曲。
然而,華誼兄弟寄予厚望的《一九四二》首日票房低迷,有微博消息傳稱,《一九四二》首日票房僅2000 余萬元,華誼兄弟當天緊急發布公告辟謠稱,據公司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11月29日24時,電影《一九四二》的首日票房成績為人民幣2600萬元左右。
一家券商機構傳媒板塊的研究員向本報記者表示:“相比《唐山大地震》首日的3700萬,《非誠勿擾2》首日的3225萬元,《一九四二》和馮小剛此前自己的作品相比已有不小的差距。”
《一九四二》的票房表現很快影響到華誼兄弟的股市表現,11月30日以來兩個交易日華誼兄弟大幅下挫,累計市值蒸發13.43億元。
“華誼大跌最主要原因還是由于賀歲檔電影的票房沒有達到外界預期。”上述研究員說。
票房危機
12月3日上午,華誼兄弟召開電話會議,上述研究員透露說,會議上華誼方面表示《一九四二》的首周票房成績是1.5億元多,第一周的票房對一部電影有決定性的作用,如果開始票房人氣不高,指望后期沖高是會有相當大的難度,所以目前華誼兄弟內部預期這部電影最終票房收入可能是5億元至6億元。
票房收入要先從中抽出5%交給電影發展專項基金,然后再扣3.3%營業稅。其余部分由影院和院線拿走57%,再剩余43%歸片方和發行方。發行方一般能分到3%-10%,剩下30%多票房收入才屬于投資方。根據《一九四二》2億多元投資成本,《一九四二》的票房必須達到6億,才能不虧不盈,假如在6億元以下,基本可視為虧損。
目前賀歲檔的影片眾多,除《王的盛宴》與其同時上映貼身肉搏外,《大上海》、《一代宗師》、《12生肖》、《血滴子》、《泰囧》、《笑過2012》和《秘密花園》等7部賀歲檔電影也將陸續夾擊。
據華誼兄弟和各大院線達成梯級發行分賬協議,3億票房之內發行方與院線方以43%:57%分賬,超過3億元票房部分按45%:55%進行,超過8億元以上部分按47%:53%進行。
星美影業投資了《王的盛宴》,其與院線的分賬比例將按照:片方首周43%:院線57%;次周41%:59%;再次周為39%:61%直至下片。
北京盛世影業總經理高軍對記者說,星美必須保證不被干掉,因此他們寧可從第二周開始自降身價,犧牲兩個點給院線,希望借此多排幾場回籠票房。《一九四二》要做到3億票房起碼要一周半的時間,根據雙方協議,華誼的分賬比例會提高到45%,而星美的分賬比例反而會降低到41%,正好撞上《王的盛宴》的讓利槍口。
圍繞著賀歲檔的票房競爭,《一九四二》已在多個知名電影網站上頻遭“做空”。在29日首映當天,該片豆瓣網上評一顆星(最低打分)人數高達60%,同時在瓦拉電影網未購買票用戶的評分中,給出0分占據49%,給出10分的占18%,疑為遭競爭對手的“水軍”做空。
上述券商研究員表示,股價重挫一方面是預期差異,華誼本來預期該片能達到7億至8億的票房,但現在只有5億到6億。同時這些時間大盤一直往下走,對傳媒板塊的估值也到了一個新的轉折。
密鑰風波
證券業內有觀點認為,11月29日首映前華誼兄弟向362家影院停發《一九四二》的放映密鑰也可能是促跌因素之一,不排除華誼與下游影院的緊張關系讓投資者有所擔憂。
在11月28日,網上曝出了華誼兄弟停發密鑰的影院名單,其中不乏和平影都、北京萬達等重量級的院線影院。沒有密鑰就意味著電影無法播放。對于停發密鑰的原因,有消息稱停發密鑰的影院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密鑰無票房,另一類是太極1、2票房過低。華誼方面稱,對于一些不符合市場規律的行為甚至“偷漏瞞報”票房的現象,華誼必須采取措施。
北京一家影視公司的高管證實,下游拖欠上游票款的現象確實存在,“一般返款周期在三個月左右,但是有的會拖一兩年。”
而“偷漏瞞報”更是成為不少影院的潛規則。上述高管人士稱:“影院只要不通過電腦出票,就沒有人知道,不但可以獨享票房,連稅都不用交了。”
目前,華誼的密鑰風波已經平息。萬達院線公關部的負責人稱,和片方的摩擦是一場誤會。而上海大光明院線總經理謝雨妹則回復稱:“因為我們排放太極放映場次的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21世紀經濟報道)
院線向發行方妥協 階梯分賬模式成新突破
持續了十余天的“國產電影票房分成之爭”或將以院線的妥協告終。
日前,中影、華誼、博納、星美、光線五大內地發行公司聯合向院線發出通知,要求將票房分賬比例提升為45∶55。對此,萬達等13家院線發起聯盟,斥責發行方的不合理要求,強硬表示如果發行方一意孤行,不惜以不放片加以抵制。11月24日,5家發行公司發布聲明稱,雙方正在進行積極溝通,部分院線或影院已經與之簽訂了發行放映合同,這一僵局即將打破。
聲明稱,目前已有中影星美、中影南方新干線等28條院線與發行方簽訂了發行放映合同;另有浙江橫店、河南奧斯卡等院線已與發行方達成合作意向,正式合同下周一即可簽訂。現已簽約院線和達成合作意向的院線及影院市場份額超過70%。
另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影星美等部分院線同意接受發行方提高分賬比例的要求,目前已向下屬各影院下發通知,被發行方多分走的2%的票房,將由影院承擔。
昨日發行公司與院線進一步達成協議,將分情況操作不同影片。
據了解,電影《一九四二》發行方中影集團與院線達成票房梯級發行分賬協議,表示電影票房在3億元之內時,發行方分成維持43%,超過3億元部分按照45%分成,超過8億元以上部分按47%分成,而《王的盛宴》等幾部電影發行方華誼兄弟則采取了另一種梯級分賬模式,實行上映首周分成43%,次周分成41%,再次周39%直至下片的分成比例。而去年同期,要求提高分賬比例的《金陵十三釵》最終也是以“票房梯次分賬模式”與院線達成一致。目前其他賀歲片尚在溝通之中。
業內人士分析,梯級分賬模式其實是一種新的突破,如果能夠實現8億元以上票房分成46%-53%的目標,就是實現了市場對于高票房收入影片的“嘉獎”,不過這種分賬模式也需要影院在票房統計上擁有更先進的技術支持才能充分實現。
此前,有消息稱,如果票房分賬比例調整成為現實,最終造成的結果勢必導致票價上漲,讓觀眾買單。對此,5家發行公司予以否認,“我們在此鄭重聲明,在影片上映前將正式公布片方規定的指導票價,不會因為分賬比例的調整導致電影票價上漲,請熱愛和支持中國電影事業的廣大觀眾放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