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再道歉但至今不提召回
酒鬼酒K圖
酒鬼酒的危機公關正在遭受網友們的口誅筆伐。繼11月21日首次發布致歉聲明,被媒體斥責為“道歉卻不認錯”后,11月23日晚間酒鬼酒再度發布聲明道歉,并表示在11月30日前將完成整改工作;而昨日該酒企又通過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對外宣稱,已初步確定塑化劑的三大來源:“一個是自動包裝線上的小塑料管,另一個是塑料瓶塞,還有一個就是去年包裝車間整修時,臨時使用過的一段長達10米的塑料輸酒管”。
但面對酒鬼酒一而再再而三的表態,消費者們似乎并不買賬,網友們更是對酒鬼酒至今未啟動召回和退貨事宜表示憤慨。昨日新快報記者也致電酒鬼酒副總經理范震,但此前一直代表公司對外回應的他,卻表示“自己無權代表公司說話,一切以公告為準”。
只道歉不提召回賠償
在11月2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質檢總局)公布酒鬼酒樣品初檢結果,證實其塑化劑含量超標247%后,11月21日晚間,酒鬼酒在其官網首次貼出聲明,雖作出道歉,但仍舊稱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要求,未發現人為添加“塑化劑的情況”。可是,其“道歉卻不認錯”的聲明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諒解。本報在11月23日見報的《酒鬼酒終發公告自辯,但依據標準卻制定于1981年》也曾指出,“為何質檢總局說超標了,酒鬼酒還一再辯駁?”而且“業內稱酒鬼酒依據的GB2757-1981已落后,明年將被新規則替代”。
消費者的質疑反應至二級市場上,11月23日酒鬼酒復牌便“一”字跌停,被投資者“拋棄”。無奈之下,11月23日晚間,酒鬼酒再度發布聲明,向公眾致歉,并表示,公司高度重視此事件的社會影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稱將以“塑化劑事件”為“清醒劑”,舉一反三,加強管理,完善質量保障和檢測體系,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讓消費者喝上放心酒。
“同時,嚴格按照質量監督部門的要求開展了全面自查和清理,對采購、基酒生產、貯藏、勾兌、包裝、運輸等生產經營中每個環節進行全過程控制和整改,對有可能導致酒類中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感染、遷移的設備和設施進行徹底更換,將于11月30日前完成整改工作。”酒鬼酒聲明如是稱。
但二度聲明還是沒有說服消費者,因酒鬼酒在塑化劑超標事件爆發后至今,始終并未提及是否會啟動召回和退貨事宜的內容。經濟學家、北京邦和財富研究所所長韓志國則表示,“酒鬼酒應全面召回和賠償”。其稱,“酒鬼酒塑化劑超標247%,在官方檢測結果出臺后仍堅稱此酒無害,勸消費者放心喝。在遭到社會強烈質疑后,二次聲明只提加速整改不提召回也不提賠償。如此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如果不了了之讓違法者蒙混過關,中國的食品安全將無藥可治。”
網友質疑道歉缺乏誠意
在網友們質疑聲中,昨日央視的《每周質量報告》也關注此事,據其報道,“根據媒體的送檢和質檢部門公布的檢測結果,酒里存在塑化劑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一問題讓質檢部門和企業在查找原因的過程中也十分困惑。”
而接受央視采訪的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心國則表示,“我們從工藝上,從釀酒,就是曲酒釀造,從儲存,從勾兌到轉運到包裝,每個環節我們都進行過風險排查。我們在基酒方面,在儲存方面,都沒有發現我們這個酒含有塑化劑。但是一進入包裝線以后,我們抽查的時候,就發現到,它那個塑化劑,在酒里頭的殘留量時高時低,有時候有,有時候又沒有,所以我們就比較困惑。”
表示“困惑”的夏心國隨后則認為,“基酒沒發現問題,窖藏后的原料酒也沒問題,可是原料酒一通過包裝線罐裝后,就或多或少能檢出塑化劑。”因此,其“猜想,第一可能是我們那個(塑料)酒瓶塞,二就是說可能在包裝線上,自動包裝線上,有一些小的塑膠管”。
在列舉出塑化劑的兩大來源后,酒鬼酒的其他相關負責人還表示,“通過進一步的排查,公司發現去年新車間機器檢修時臨時使用的老包裝車間里,有一段10米長左右的塑料輸酒管和酒泵相連。這也可能是成品酒中塑化劑的來源。”
由此,酒鬼酒在昨日舉證出塑化劑超標事件不是酒本身的問題,而是包裝中出現的。可是不少網友認為其在“洗白”,此次做法與此前第一次聲明中的“強調國內外均未制定酒類中鄰苯二甲酸酯(俗稱塑化劑)類物質限量標準,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以及第一次聲明中的酒鬼酒引用了此前專家的一個觀點稱“按照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每天飲用1斤,其中的DBP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都是缺乏誠意的表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