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出口1864億美元意外創新高 圣誕訂單或為主因
對于9月出口的意外沖高,有觀點稱,不排除有企業趕在“最長黃金周”前交貨“圣誕訂單”。
9月中國出口規模意外沖高。
海關總署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中國出口186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華爾街日報稱,9.9%的同比增速,不僅高于8月的2.7%,也高于經濟學家給出的5%的增速預期中值。
與此同時,9月中國的貿易順差也擴大至276.7億美元,高于8月份的貿易順差267億美元,也高于接受道瓊斯通訊社調查的13位經濟學家的預期中值——224億美元。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鵠飛對新華社分析稱,9月出口反彈,首先是由于圣誕節臨近,每年9月歐美進入采購旺季;第二,9月以來歐美日發達經濟體紛紛加碼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短期內帶來市場積極反應,從PMI等景氣指標看,外部需求出現回暖跡象;第三,國內穩定外需政策也提振了外貿企業的信心。
圣誕季拉動
受圣誕訂單的影響,9月歷來是中國外貿出口的傳統旺季。
上海出口商品企業協會會長馮鄭州告訴新華社記者:“最近不少企業反映,開始陸續接到來自歐美的新訂單了,其中尤以圣誕節相關的產品有所增多。”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王健進一步分析稱,由于中國的出口產品大多是消費品,圣誕前的采購季是中國外貿的傳統旺季。外貿數據向好并不意味著外貿形勢有所好轉,更多的是因為季節因素。
據新華社13日報道,作為國內最大的圣誕用品生產基地,義烏小商品景氣指數9月回到1000基點“枯榮線”上方。雖然今年9月景氣指數較去年同期仍有116.55點的差距,但1009.14點已是今年第二高點,上一次小商品景氣指數超過1000點是今年4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8月回升0.6個百分點,接近50%的臨界點,為今年5月以來連續4個月回落后的首次回升。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8%,比8月回升2.2百分點。
“隨著歐美傳統消費旺季的來臨以及美聯儲QE3的推出,我國的外貿形勢會有一定程度的回暖。”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謝太峰對新華社說。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李健進一步稱,由于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從9月30日持續到10月7日,不排除有企業趕在“最長黃金周”之前交貨的可能性。
但今年9月9.9%的出口增速,仍遠遜于去年。
海關數據顯示,2011年9月,中國出口1696.7億美元,同比增長17.1%。
“外需仍不容樂觀”
但放眼全年,今年以來中國的外貿表現并不樂觀。
“今年前三季度的外貿數據并不‘好看’,僅靠后三個月圣誕訂單的拉動,效果還是有限。”謝太峰對新華社說。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14953.9億美元,同比增長7.4%,遠低于去年同期22.7%的同比增速。
有觀點認為,雖然9月出口有所好轉,但短期內外需仍不容樂觀。
數據上可見一斑。
新華社援引最新數據稱,法國8月份貿易余額逆差52.86億歐元,低于市場預期。
海關總署的統計也顯示,在與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中,今年前三季度,中歐雙邊貿易總值4109.9億美元,下降2.7%。中日雙邊貿易總值為2487.6億美元,也下降1.8%。但中美雙邊貿易總值的同比增速達9.1%。
市場人士亦未放松警惕。
被視為觀察中國外貿走勢“風向標”的廣交會將于10月15日在廣州開幕。新華社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本屆廣交會展位仍較為緊張,一些出口企業盡管積極爭取,依然無法獲取展位。廣交會的“一席難求”反映出外貿企業千方百計開拓市場的熱情,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出口市場普遍面臨比較嚴峻的形勢。
進口需求逐漸回升
四季度出口可能面臨的挑戰不少。
業界普遍關心的是,歐美需求的持續性,以及美聯儲推出的QE3帶動美元走弱、人民幣繼續走強的影響。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的判斷則是,企業反映今年圣誕訂單來得晚,但數量未減,預計10月出口可進一步好轉。
李健提到,9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隨著海關、質檢等多部門陸續推出相關實施細則,上述政策在幫助企業節約交易成本、提高經營效率、緩解經營壓力等方面的積極效應正陸續顯現。
不過,新華社13日援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的觀點稱,未來一兩年中國外貿可能會遇到比較大的困難,而從中長期看,由于國際環境的改變,中國外貿出口將無法再現過去每年超過20%甚至30%的高速增長。
相對而言,進口形勢更符合預期。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13470.8億美元,增長4.8%;貿易順差為1483.1億美元。9月進口1586.8億美元,增長2.4%,扭轉了此前8月單月進口出現負增長的態勢。
有觀點認為,這表明國內需求開始顯示出一定的改善跡象。
陳鵠飛對新華社稱,9月中國進口增速轉跌為升主要因為國內經濟緩中趨穩的態勢繼續鞏固,同時也不排除部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推動。
他預計,隨著四季度國內經濟增速可能筑底企穩,進口需求也會逐漸回升,加之中國主動加大進口力度以推動貿易平衡,未來進口將呈現可預期的小幅回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