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半年新三板或迎第二批擴容
記者日前獲悉,明年上半年新三板第二批試點園區擴容或將啟動,入圍園區在8家左右。西部證券代辦股權轉讓部總經理程曉明告訴記者:“預計會在明年3月份擴容,深圳、成都、西安較為確定。”現在首批擴容的試點園區為上海張江、武漢東湖和天津濱海三家,截至昨日三園區掛牌企業分別為24家、21家和192家。
另據悉,濟南高新園區也在積極準備爭取納入第二批新三板試點園區名單。程曉明透露:“爭取納入新三板擴容試點的園區很多,濟南也在積極布局,但目前來說還不確定。”公開信息顯示,齊魯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71家,濟南高新區儲備企業逾400家。
日前深圳也已經成立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和安信證券將分別參股30%、25%和20%,有消息稱前海的部分稅收優惠和金融創新政策將于今年年底落地。據了解,新三板試點園區基本都有返稅、獎勵、費用補貼等扶持政策。比如武漢東湖高新區相關政策規定,對完成“新三板”掛牌的區內企業,市區兩級分階段給予120萬元獎勵。從新三板成功轉入主板的企業,省市區三級給予535萬元獎勵。中關村園區則對企業和備案推薦券商均有獎勵,企業改制并掛牌新三板獎勵90萬元,備案推薦的券商則獎勵20萬元。
不僅是高新園區的政策扶持,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在銀行的信貸額度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一家掛牌新三板不久的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我們只能從銀行貸到500萬元,現在可以貸到2000萬了。這應該是掛牌新三板帶來的實惠。”
券商透露的一組數據顯示,中海陽、現代農裝、安控科技、北京時代、合縱科技等企業,掛牌前和掛牌后銀行借貸規模差距懸殊。其中中海陽、現代農裝和北京時代在掛牌前銀行信貸規模分別僅為1148萬元、800萬元和3000萬元,掛牌后,截至今年上半年,銀行借貸的規模分別升至5.98億元、11.45億元和2.46億元。安控科技、合縱科技掛牌前銀行借貸規模分別僅為800萬元和1000萬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則分別升至1.3億元和6500萬元。
滬上一位代辦股權轉讓部門人士告訴記者:“除了費用補貼、獎勵等優惠政策,銀行信貸額度提升等好處,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在項目審批、拿地方面也會相對便捷。”
程曉明則認為,這些優惠都不是最重要的,新三板最大的好處是融資功能,目前恰恰缺失。“好的交易制度是新三板的基礎,不然新三板業務做不起來。現在大家積極掛牌新三板,就是押寶交易制度的完善,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預計明年交易制度將出臺細則,做市商制度兩年以后將會搭建好。”(曾雯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