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地區未來3年將投1000億 概念股蓄勢待發
19日上海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和南匯新城鎮同時揭牌。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精神,臨港地區的開發既承載著浦東新區二次創業的重任,又要成為提振上海發展信心的亮點。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則會讓更多的上海本地乃至長三角地區的上市公司受益。
臨港地區將圍繞文化創意產業,加快落實“上海國際影視城”項目,吸引世界一流的動漫企業、文化出版商落戶。圍繞都市旅游業,引進上海極地海洋世界等重大功能性項目。依托大型城市人工景觀湖——滴水湖,積極發展免稅購物、郵輪游艇等新型旅游業態,爭取到2016年形成年接待游客600萬人次的規模。
上海的其他先行開發區也在臨港找到了戰略轉型、可持續發展的支點。以汽車和電子信息產業聞名的上海金橋開發區,已揮師南下啟動臨港綜合園區5平方公里土地的建設,重點發展光電子、微電子和通訊終端等新興產業,以此帶動研發創新力量的集聚。
根據規劃,未來3年臨港地區將完成投資1000億元,由此帶來的巨大撬動效應令人期待。
上海浦東新區副區長、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南匯新城鎮黨委書記朱嘉駿說,目前,臨港正在加緊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明年上半年,軌道交通16號線將通車,臨港和上海市區有望實現快車直達。未來臨港還將加快推進100萬平方米“雙定雙限房”的建設,并適當擴大政策受益范圍。規劃建設一批高品質生態住宅,滿足人才多層次的住房需求。
在一系列努力之下,未來五年在臨港的中心區域——南匯新城,人口將加快集聚,總量達到15萬人,其中創新創業人才和配套服務人群6萬人。一座面向太平洋、聯接長三角的綜合性、樞紐型、現代化新城,將在東海之濱崛起。
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13日,上海地區上市公司共有239家。其中,有97家屬于制造業。而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有超過20家公司有望從中受益。
具體來看,上海要將臨港新地區打造成為宜業宜居、產城融合的現代化海濱新城,因此,相關配套的住房和商貿設施不可或缺。從這一角度來看,以上海建工、浦東建設為代表的上海本地建筑業上市公司值得密切關注。與此同時,上海當地的房地產公司以及在臨港地區擁有土地儲備的上市公司,旗下土地資產價值中長期穩步增值的空間很大,具有中長線投資機會。
上市公司中,上海建工、中國船舶、中船股份、上海佳豪等都屬于臨港板塊的受益范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