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五成公司預喜創近年新低 行業回暖或再延后
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趨勢在第三季度并無明顯改觀。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昨日95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僅492家“預喜”,占比約為51.57%,為近年來低點。
具體來看,盡管Wind資訊統計的前三季度業績略增或續盈上市公司分別有255家和109家,但預增上市公司僅有106家,遠低于預減公司的156家;而相對于22家上市公司實現扭虧,首虧公司則達91家,另有49家續虧。
盈利繼續下滑
在954家公布2012年前三季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預增公司占比僅約為11.11%。而據中金公司統計,從2005年至今三季報業績預警情況來看仍是八年以來的最低值,此前業績最差的2009年三季報期間業績預增的占比還在20%以上,其他年份均在30%附近,業績最好的2007年三季報該數值甚至接近50%。
中金公司指出,最能反映公司成長性的業績預增家數占比不但為近八年同期水平的最低值,也同樣低于今年中報期的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放松力度不足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持續下滑的現象仍在持續。
從凈利潤預計最大變動幅度來看,“預喜”公司中預計增幅達到或超過30%的上市公司共有319家,其中,增幅達到或超過100%的有54家。
盡管這54家上市公司中,有部分因為主營增長使利潤增加,如黔源電力(002039.SZ)是因為三季度降雨增加使各流域來水好于預期,公司發電量大幅增加,使收入與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增加。但也有較多上市公司是由于投資收益、政府補貼、處置資產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的增長才使得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實際上,披露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主要還是以中小板公司為主,截至昨日共有694家,其中預喜公司為417家,占比高于整體水平,約為60%;而225家滬深主板上市公司中,預喜公司則僅為57家,占比25.33%。
行業回暖預期再延后
海通證券在其8月份的一份行業量化基本面預測跟蹤報告中曾預計:“水泥行業產量預計今年三季度繼續回升,水泥價格增速下行趨勢或將于三季度末結束;煤炭行業產量增速在去年末形成短期低點,今年二季度出現震蕩下跌態勢,預計進入到三季度后有所回升,煤炭價格增速預期下半年將持續下行。”
但在其9月份的報告中更新為:“水泥行業產量預計今年10月之前繼續回升,但水泥價格增速下行趨勢可能會延至今年年末;煤炭行業產量增速在去年末形成短期低點,但三季度將再次‘挖坑’,價格增速預期下半年將持續下行。”
而以水泥行業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情況看,也難言樂觀。中期凈利潤虧損近億元的福建水泥(600902.SH)預計前三季度虧損不超過2億元,冀東水泥(000401.SZ)、塔牌集團(002233.SZ)等最不樂觀的預計,凈利潤同比降幅仍分別可達100%和90%。當然,若以其樂觀預期,如冀東水泥同比降幅或由中報的同比下降85%收窄至前三季度的同比下降50%。
鋼鐵行業同樣繼續處于普遍虧損狀態之中。韶鋼松山(000717.SZ)虧損規模繼續擴大,而因出售相關資產而令中期業績同比增長近九成的寶鋼股份(600019.SH)也僅預計前三季度同比增幅超過50%。
但據招商證券分析,進入三季度,鋼鐵行業的積極因素有所增加:供給基本保持平衡,整體制造成本重心下移,以及發改委新一輪基建項目批復都對鋼廠盈利構成支撐。
另外,多家中字頭公司如中國鋁業(601600.SH)、中國遠洋(601919.SH)、中國西電(601179.SH)仍繼續處于虧損之中。而中期業績大幅下降逾六成的中國船舶(600150.SH)則預計,在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降幅將達80%左右。
盡管前三季度業績預期依舊不佳,但從公告日效應來看,三季報業績預警的公告日效應較中報業績預警明顯減弱。
對此,中金公司認為,由于在經過了中報業績預警和中報業績之后,市場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已有所預期,加之近期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并未發生明顯變化,上市公司的經營環境也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因此導致市場對于三季度業績預告的反應相對平淡。(谷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