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醫藥抽血洶涌 大股東忙套現
A股市場的持續低迷,讓上市公司的股東們開始坐不住了。數據顯示,新一輪的股份減持似乎拉開了帷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三季度以來滬深兩市共有74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股東減持公告,機械設備跟醫藥板塊成為重災區。
機械設備首當其沖
在上述74家發布減持公告的上市公司中,機械設備類公司有13家,占比17.6%;其次為醫藥生物板塊,12家公司被減持,占所統計公司的16.2%。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劃分,金融服務、輕工制造、交運設備、交通設備、家用電器、公用事業、紡織服裝及采掘板塊等較少出現減持記錄。
減持行為無外乎看淡行業后續增長、及時止損,抑或是階段性增長后高位套現。
典型的諸如山東章鼓(002598.SZ),8月24日至9月4日間該公司四次被上海復聚卿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6.63至7.41元的價格減持,總計套現1.24億至1.38億。資料顯示,山東章鼓上市之初,復聚卿云持有1600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26%。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章鼓半年報顯示,該公司本期業績不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116.96萬,同比上升6.97%。
另一家機械設備類上市公司億晶光電(600537.SH)發布公告顯示,該公司在7月10日至7月23日之間三次被大股東減持,套現1.41億至1.56億。
該公司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已出現2.79億元的虧損,而去年同期盈利3.90億元,業績大幅下降171.47%。
8月8日,億晶光電發布了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試圖挽回投資者信心。提出“除特殊情況下,公司在當年盈利且累計未分配利潤為正的情況下,采取現金方式分配股利,公司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潤總額的 70%”。
不看好未來或是減持主因
對于機械設備板塊被減持較多,廣發證券分析師真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機械設備板塊自2010年開始持續處于低迷狀態,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力度下降,機械設備行業作為基礎行業對于固定資產投資包括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采掘以及各種制造業的反應較為敏感,因而長期表現疲軟。
盡管據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已公布的地方投資計劃設計金額已達7萬億,但真怡認為市場對于地方政策有一定質疑,地方財政收入難以保證如此龐大的投資額度。她預料機械行業板塊本年度難有起色。
而國聯證券分析師趙心在近日撰寫的行業報告中也指出,雖然機械板塊整體將與大市表現持平,但頁巖氣二次招標的臨近,與之相關的機械設備個股可能再度活躍。
另外,醫藥生物板塊也是減持重災區,一位分析師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經歷了5、6月份大幅的上漲,醫藥生物板塊已經到了高溢價水平,目前該板塊的市盈率在25倍左右,是近年來觀察到的一個高值。
她說,部分個股被減持可能是部分大股東為避免后期市場風險而套現退出該板塊。而對于后期市場,該分析師表示由于醫藥生物板塊的成長性與防御性,高溢價高市盈率仍將持續,從過去幾年來看,當大盤市盈率在10倍左右,而醫藥生物板塊市盈率在22至25倍之間都比較合理。
被大股東多次減持還諸如ST九發(600180.SH)、漢得信息(300170.SZ)等。
漢得信息于5月23日至7月19日之間多次被大股東以15.67至17.38元的股價減持,漢得信息半年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5280.63萬元,同比增長31.68%,但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卻大幅下降了381.45%,為-3150.17萬元。(安卓 楊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