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最大解禁潮年內來襲 大非減持受限新規
隨著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所持的“大非”股份即將在10月底解禁,創業板也將迎來開板以來最大的解禁洪峰。
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自8月29日至今年年末的四個月時間里,創業板公司即將解除限售的股份數量合計高達49.39億股。其中,超過九成以上均為包括控股股東在內的首發原股東所持股份。
不過,如今想要套現又多了一個新的約束條件。
日前,深交所發布《創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18號》(下稱“第18號備忘錄”),對大股東大宗減持須提前2個交易日預告進行了明確,同時針對業績“變臉”、出現虧損以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下稱“實際控制人”)存在嚴重不規范行為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也要求其實際控制人在證券交易系統首次減持時提前2個交易日預告。
“此舉直指業績變臉公司,控制人拋售行為將受到明顯的約束。”有券商分析師認為。
本報記者統計已披露今年中期業績報告的創業板公司發現,整體上單季凈利增速下滑呈現進一步擴大趨勢,且多數公司中報業績顯著低于預期。
“變臉”大非拋售受限
“第18號備忘錄”明確表示,凡是減持前一個會計年度或者最近一期,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負值或者同比下降50%以上的,以及減持當年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已披露的業績預告或者業績快報顯示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負值或者同比下降50%以上的,實際控制人擬通過證券交易系統出售其直接或者間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的,也應當在首次出售股份2個交易日前刊登股份減持計劃公告。
目前,在已經發布今年前三季業績報告的創業板公司中,累計已有15家創業板公司發布了虧損和業績大幅下降的預警公告。
其中,高新興(300098.SZ)、向日葵(300111.SZ)、堅瑞消防(300116.SZ)3家創業板今年三季報將出現首度虧損。
如虧損額最大的向日葵,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凈利潤可能為虧損1.75億-2.05億元,同比降幅高達280%-310%。
此外,鼎漢技術(300011.SZ)、寶德股份(300023.SZ)、世紀鼎利(300050.SZ)、三維絲(300056.SZ)、國民技術(300077.SZ)等12家創業板公司也表示三季度業績同比降幅將超過五成以上。
本報記者注意到,在上述12家業績“變臉”公司中,鼎漢技術即將在10月30日迎來10800萬股“大非”解禁,此后便進入全流通階段。鼎漢技術此次解禁股占比超過了七成,高達70.07%。
其中,由公司實際控制人顧慶偉控股的北京鼎漢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就有4320.00萬股股份解除限售。此外,以顧慶偉個人名義持有的3801.60萬股股份也將一并解除限售。
此前,鼎漢技術今年上半年已經報出虧損,虧損額為154.79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04.12%。不僅如此,鼎漢技術還預計,2012年1月-9月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仍將下降80%-100%。
調查還發現,在今年年內限售股即將解禁的創業板公司中,除了鼎漢技術以外,另有5家創業板公司今年中期業績也大幅“變臉”。它們分別為立思辰(300010.SZ)、天龍光電(300029.SZ)、超圖軟件(300036.SZ)、海默科技(300084.SZ)、大富科技(300134.SZ)。
截至今年年末,上述5家公司解禁限售股數量分別達7078.50萬股、9120.00萬股、5199.36萬股、943.20萬股、2748.00萬股。
最大解禁洪峰年內殺到
東興證券研究所所長王明德表示,若以半年度數據進行比較的話,今年下半年的解禁市值創下了創業板此前所有半年度解禁市值的新高。創業板在今年下半年的解禁市值也將從上半年的408.22億元飆升至847.86億元,占全年解禁市值的比例高達67.5%。
從解禁股本占總股本比例(以下簡稱解禁股占比)來看,解禁規模普遍較大。其中,創業板解禁股占比超過40%的公司有30家,占創業板解禁公司數量的24%。
如解禁股占比最高的寶德股份,其解禁股占比高達75%。今年10月30日,寶德股份共計有6750.00萬股首發原股東股份解除限售,并進入全流通。
此外,今年年內解禁股占比超過七成以上的創業板公司還包括神州泰岳(300002.SZ)、愛爾眼科(300015.SZ)、金龍機電(300032.SZ)等。
就年內解禁數量而言,截至今年年末,限售股解禁股份數量超過一億股大關就有15家公司。除了鼎漢技術以外,樂普醫療(300003.SZ)、愛爾眼科、神州泰岳、華誼兄弟(300027.SZ)、探路者(300005.SZ)、大禹節水(300021.SZ)、紅日藥業(300026.SZ)、華測檢測(300012.SZ)、吉峰農機(300022.SZ)、上海佳豪(300008.SZ)、南風股份(300004.SZ)、億緯鋰能(300014.SZ)、鋼研高納(300034.SZ)、金龍機電。
王明德認為,在解禁股票中,應該尤其注意解禁股本占總股本比例較高和估值水平較高的股票,這類股票套現動機強,套現規模大。因此,一旦套現行為發生,必將會對股價產生較大壓力。
同樣,平安證券分析師王韌也稱,在政策調整和流動性放松步伐仍有不確定性的約束下,投資者應重點防范那些“偽成長”領域和公司的潛在補跌風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