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創業板初審企業“零” 新增新股審核或趨緩
市場持續低迷之下,關于新股停發的爭論不絕于耳,雖然證監會已于近日明確表示,發行審核工作一切照常,但上周創業板罕見的新增初審企業數為零,被認為是新股審核或將趨緩的跡象。除此以外,其他審核和發行環節較為正常。
創業板周新增初審“罕見”為零
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主板和創業板IPO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截止到7月19日,證監會在審和過會待發企業共計757家,其中主板446家,創業板311家(包括21家中止審查企業)。
創業板罕見地出現了周新增初審企業為零的現象,且有3家遭終止審查止步創業板,分別為福建省卓越鴻昌建材、立得空間信息技術和廣東奔朗新材料。其中,立得空間信息技術曾被中止審核,卓越鴻昌和奔朗新材料都已披露招股說明書。
此前有媒體曾報道,因全面反思審核新大地事件的疏漏,證監會創業板發行部已全部暫停手頭審核工作,預審環節的財務部分也一律暫停。對此,證監會和深交所都立即予以否認,并表示發行審核工作一切照常。
“確實沒有停止,還是在受理中,但我們感覺到審核節奏較以往有所放緩,最近有個項目報進會里,等了3周還沒有拿到受理通知。”一位投行人士指出。
另外,發審委會議從7月4日到18日,以及創業板發審委從7月3日至16日間隔近兩周的“空窗期”也曾被認為是IPO審核“疑似”暫停或放緩的現象。
“暫停IPO是新股發行改革市場化的倒退。”上海一家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向記者表示,雖然市場行情不佳、股民呼聲較高,但監管層叫停新股發行審核的可能性并不大,所謂的發行節奏放緩也將多是市場調節的結果。
新股發行審核放緩不明顯
從上周披露的新股在審情況來看,新股發行審核放緩的跡象并不算明顯,除了創業板新增初審家數為零以外,其他環節與以往相比也顯得較為常規。
上周主板新增初審企業16家,分別為廣東恒興飼料實業、北京真視通科技、鎮江鼎勝鋁業、山東創新金屬科技、南京中油恒燃石油燃氣、杭州先鋒電子技術、蘇州巨峰電氣絕緣系統、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北京韓建河山管業、安徽口子酒業、四川天味食品、安徽五星食品、海寧聯豐磁業、浙江金海環境技術、曲美家具集團、惠州元暉光電。
其中,H股回歸的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為二次申報,保薦機構也從平安證券變更為瑞銀證券。資料顯示,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曾于2011年10月14日首次沖刺IPO被否,主要原因在于同業競爭及關聯交易問題。
證監會反饋意見指出,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在申報材料中未按照有關規定披露與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業之間是否存在同業競爭,在現場聆訊中也未就上述事項作出合理解釋,保薦機構未就上述事項按照有關要求予以核查,無法判斷京客隆與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業之間是否存在同業競爭情形及其對業務獨立性的影響。
另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上周主板和創業板各有10家和8家初審企業過渡到落實反饋意見中,主板和創業板新增預披露企業各有4家。上周分別有2家主板企業和1家創業板企業進行新股申購。(彭潔云 楊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