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品牌花生油今年再次漲價 4L裝進貨價漲幅最大
繼金龍魚后 魯花、中糧福臨門、鷹嘜平均漲幅在一成左右
由于花生仁價格今年以來比去年底漲了超一成,花生油各大品牌全數掀起提價風。繼金龍魚之后,魯花、中糧福臨門、鷹嘜都在近日下發調價通知,平均漲幅在一成左右。這也是繼今年4月普漲8%后,花生油價格的第二度調整。
有分析指出,花生原料近年看漲,除了成本高企外,還與休閑食品對花生需求增加,導致榨油供應比例下降有關。據悉,由于花生油在我國仍屬于“小油種”,隨著國外大豆價格看漲,下一步豆油走向成為看點。
超市:
昨日,本報記者從廣州本地一家超市獲悉,近日該超市已收到總部位于山東的魯花花生油的調整通知,平均漲幅達到10%。其中5L裝和4L裝進貨價升幅最大,升幅達到9.3%和11.8%。而5.438L裝的花生油漲幅不大,約2.3%,但漲后進貨價達到151.5元,接近目前的零售價。
超市:
4L裝進貨價漲幅最大
提供上述消息的超市人士同時對本報指出,其也收到了位于中山的鷹嘜口頭漲價通知,目前未收到報價單,但估計漲幅會與魯花看齊,“最遲下周就會收到報價單。”目前,超市還沒消化完之前的庫存,零售價還沒調整,不過預計下周庫存消耗完后,零售價會陸續調整,漲幅會與進貨價的調整一致。
本報記者也從中糧旗下的福臨門處獲悉,基于成本壓力,中糧福臨門花生油經銷商價格調整擬于7月中旬開始,調整后的價格與市場同類產品價格基本持平。不過,該公司未透露平均漲幅。
早前,金龍魚證實已在7月3日發出通知,旗下花生油平均價格上調8%,原因是花生原料價格上漲,同時調整價格的還包括同一集團所經營的胡姬花品牌。
對于7月起各大花生油的輪番調價,業內均贊同是由于壓榨花生油所需的花生仁成本上漲所致。2010年,我國花生仁產量達到1564萬噸,其中約半數來自河南、山東兩省,這兩大花生“糧倉”基本決定了我國花生原料價格走向。
分析:花生用量增
大豆壓榨也普遍虧損
“花生仁的價格一直比較高。”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時艾格農業咨詢公司油脂行業分析師常桂先表示,按照從上述兩省收集而來的數據,花生仁價格今年以來比去年底漲了超過一成。
據介紹,現時花生仁原料每噸價格約11875元,而去年9月時是13225元。花生仁低點出現在去年12月時的約10900元,今年5月份達到高峰,約每噸12300元~12400元。據悉,由于新花生要9月上市,目前企業壓榨的都是之前采購的庫存。
常桂先認為,原料上漲首先是由于需求的增加。她指出,花生分為食用和榨油兩種用途,以往榨油和食用比例是60:40,而現在榨油下降到50%,主要是休閑食品發展比較快,食用花生用量增加。另外,花生的種植成本也增加,主要受化肥、人工拉動。
記者了解到,花生油在各大油企中只屬“小油種”,如只占金龍魚全部銷售比例約5%~8%,占大頭的豆油怎么走將成看點。農業部數據顯示9日到15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貨合約收盤價與上年同期相比高出19%。目前,我國大豆進口對外依存度約80%,當中大部分用于榨油。
一家大型跨國糧商期貨業務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大豆油在國內調價仍需要經有關部門“批準”,大豆壓榨也普遍出現虧損。主營業務是油籽加工的中國糧油(0606.HK)發出盈利預警,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將顯著減少;“刀嘜”和“紅燈”牌生產商南順(0411.HK)預期年度業績將轉盈為虧。
福臨門方面表示,由于成本上漲因素,確實面臨著較大的運營壓力。“中糧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增加市場份額、內部流程優化、提高管理運作效率來抵消成本壓力,盡可能通過積極的企業運作來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控制價格上漲幅度。”
相關新聞
更多>>